原标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敢闯敢试到先行先试的深圳实践②
未来的深圳会是什么样?
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画出“三步走”的施工图: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再到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创新,始终是深圳发展的核心词。
这是深圳的使命,也是深圳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是一部关于创新的奋斗史;深圳经济特区未来的征程,依然是一本关于创新的宣言书。
突破“增长的极限”,深圳的答案是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靠不懈奋斗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经济特区是公认的重要方法论之一。
在“杀出一条血路”的“赶上时代”,深圳一直大胆地闯、大胆地试,以创新精神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的代表作;在“走出一条新路”的“引领时代”,深圳以先行者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无论是陆域面积,还是自然资源,深圳是一个有着明显传统发展模式“天花板”的城市,但是深圳一次次摆脱成长的制约,一次次突破“增长的极限”,一次次刷新发展的高度,凭的是什么?就是创新。
回首深圳经济特区走过的40年,创新是深圳动力不竭的发展密码。
没有创新,我们可能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迷恋于贸易带来的利润,错失锻造实业之基的时间窗;
没有创新,我们可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会陷入“三来一补”的路径依赖,错失从加工到制造转换的时间窗;
没有创新,我们可能会在新世纪之交满足于深圳制造崛起而止步不前,错失由制造迈向创造的时间窗;
没有创新,我们可能在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选择惯性前行,错失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机的时间窗;
没有创新,我们同样可能在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冲击时失去主动,错失率先实现上半年经济增速“深V反转”的时间窗。
对于深圳,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看一眼。2012年12月,总书记离京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向世界郑重宣示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要求深圳“充分发挥特区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2015年初,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2018年底,总书记再度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圳“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成为国家战略中的“先行示范区”,深圳的任务更重标准更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就是经济特区的升级版。中央对深圳的要求始终一以贯之,就是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围绕急需突破的重点和难点继续先行先试,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以“一子突破”求得“全盘皆活”,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
“全国的一面旗帜”:制度创新激励科技创新
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团审议时指出:“这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全国的一面旗帜”,是对深圳科技创新的极高评价。
2016年,深圳的GDP是1.95万亿元;2017年,深圳的GDP是2.24万亿元;2019年,深圳的GDP是2.69万亿元。自从2011年迈进“万亿元城市俱乐部”之后,深圳不仅实现了经济总量的翻番,而且一直保持着稳中有进的增长速度。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GDP保持着同步增长。2010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176亿元。从1万亿到2万亿,时间则是7年时间。2017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1378.78亿元,2019年则是26277.9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019年突破万亿关口,达到10155.51亿元,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上半年,深圳经济增速从一季度的负6.6%“大逆转”至上半年的正0.1%,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流砥柱。深圳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4498.16亿元,增速较一季度回升8.7个百分点。另一个积极的信号是:今年上半年,深圳共新登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7万户,同比大涨38.5%。
“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对深圳创新引领提出的极高寄望。
产业层面的科技创新,支撑力量来自制度创新。“旗帜”的示范带动,就是要求深圳继续探索跟实际相匹配的制度激励。关于深圳企业的崛起,一直有一个“深圳之问”。本世纪之初,前来考察的兄弟省市会问“深圳之问”:为什么深圳能够培育出华为?现在的“深圳之问”,定时出现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之际:为什么世界级民企在深圳群体性崛起?
不同时期的“深圳之问”,答案基本一致:市场经济是基石。为什么深圳能够培育出华为?深圳的一位老领导说:华为不是培育出来的,是自己长出的。因为营造好生长的气候,森林里总会长出几棵大树。为什么世界级民企在深圳群体性崛起?深圳的一位知名商会会长说:这是一个必然结果,原因就在于深圳是民营经济自由生长的热土。
从2017年开始,深圳每年都会推出“我在深圳等你”的宣传片。华为、比亚迪、大疆,这三家每相隔十年诞生的代表企业,是2019版本的开场。作为“深圳之问”的当事人,任正非们的回答如下:
“深圳有一个很好的创新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都会比别的地方好。”1987年用2万元创立华为的任正非,如此评价城市;
“比亚迪和深圳一样,充满了创新的血液。”1995年从一个车间开始创业的王传福,如此讲述感受;
“大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回顾2006年开始的企业史,大疆总裁罗镇华如此表达感谢。
没有制度创新的激励,就没有科技创新的今天。知名媒体人秦朔撰文直言:深圳几十年的历史再次证明了经济发展中颠扑不破的道理,也证明只要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中国就能创造出可堪媲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奇迹。
落笔“科创双中心”,构建全过程生态链
2019年,深圳迎来“双区驱动”,也进入“科创双中心”建设的新阶段。年初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8月中央发布的先行示范区文件,明确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今年3月,科技部、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文,首次正式提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继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之后,深圳成为中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创双中心”,就是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中心重应用,偏产业;科学中心重基础,偏研究。综合研究开发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这两个中心不仅是国家重大的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需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认为,从渐渐涉及核心技术的研发,到推进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发展,加强科学研究,深圳遵循的是从“E(engineering,工程)——T(technology,技术)——S(science,科学)”路径。在他看来,从“E”到“T”再到“S”,就是科技创新的深圳模式,是深圳不断向源头技术进发、不断提高自身创新力的表现。
落笔“科创双中心”,深圳近几年全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尤其是基础研究,是创新的筑基工程,是创新的源头跑道。
发力基础研究的政策信号,出现在市委书记王伟中履新深圳后的第一次公开报道中。2017年4月11日,王伟中会见石墨烯发现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盖姆爵士,向这位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发出落户邀请。八个月后,深圳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成为深圳组建的第五家以诺贝尔得主命名的实验室。目前,深圳的诺奖实验室已有11家。入驻南方科技大学的格拉布斯研究院,是深圳官方认定的首个诺奖实验室,研究院在成立当天的报道中亮出志向:“培养诺奖级人才,做出诺奖级成果”。
制度创新不可或缺。2018年11月,深圳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获市委常委会原则通过,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鼓励0到1的创新。2019年7月,被称为“科改22条”的《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出台。通过新设、整合、拓展、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科改22条”力求形成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的“一类科研资金、五大专项、二十四个类别”科技计划体系。起草者表示,改革方案体现了“体系架构市场化、关键环节国际化、政府布局主动化、高校支持稳定化、人才支持梯度化、深港澳合作紧密化、国际交流全面化”等特色,能够为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版图日渐清晰:以深港河套地区为核心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启动建设,这里将成为科学中心的门户区;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则是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重点布局科学设施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三大集群”;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汇聚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聚焦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成为科学中心的突破区。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钱飞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