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评:名校生涌入教培机构,并非好现象

条评论立即评论

评:名校生涌入教培机构,并非好现象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近日,有一篇关于清北高材生涌入教培机构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大批量的清北名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家教培机构的首推名单中,一些教培机构甚至直接将‘清北’二字融入机构名称中”。

近日,有一篇关于清北高材生涌入教培机构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大批量的清北名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家教培机构的首推名单中,一些教培机构甚至直接将‘清北’二字融入机构名称中”。

照我的理解,对习惯于扯虎皮拉大旗的教培机构来说,这里面不排除有夸张的嫌疑。此前也有报道,一些教培机构的“名师”简历是伪造的。但是,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进入教培机构,应当也是一种事实。去年《劳动报》就报道,在上海,来自名校的90后毕业生们已经成为当地教育机构的主力。

吸引这些名校毕业生的,主要还是薪酬。去年3月份,一家机构在北大进行了校园宣讲会,招聘大语文双师主讲、英语产品研发等岗位,写明了年薪20W-40W。除了高薪,还有好的福利待遇。根据员工不同入职年限,子女还可以享受10余款教育产品的折扣优惠。

深圳等城市的中小学高薪招聘清北等名校毕业生,一度成为热闻。在我看来,虽然,与别的行业不同,教师是一个直接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名校生不能与名师之间画等号。但是,名校生毕竟相对来说有更开阔的视野、更缜密的思维,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他们有一定的教育实践的腾挪空间,也有望为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气象。

但是,进入教培机构的名校生呢?

教培机构就是直接为升学而存在的。近些年来,教培机构之所以火爆,得益于家长们身上有一种集体性的教育焦虑。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培机构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无疑是用以帮助升学的一个个知识点,而不是其他。称之为考试机器维修师,并不为过。

我认为,从个人角度来说,这当然是一种正常的市场化的双向选择。但从整个社会、从教育领域等大的角度来考量,教培机构难以维系一个名校生的价值。正如一位受访老师所说,“如果大量的清北毕业生都进入教育行业了,那么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努力学了这12年,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呢?孩子的目标都是以后准备成为培训机构的老师吗?”

说到底,这还是应试教育畸形竞争之因所结的果。(李跃)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