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3月26日讯(记者 刘嘉敏)纵观全国物业管理向物业服务转换的历程,可以说,全国物业服务看深圳,深圳物业服务看罗湖。如何定义“罗湖物业服务模式”?3月25日上午,在罗湖“双周发布”物业管理改革专场,罗湖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马晓东给出了答案:罗湖是国内物业服务的试验田、策源地、风向标。
本次“双周发布”带来“从‘管理服务’到‘共建共治’---罗湖物业管理改革40年”主题发布,与大家一起搭乘时光列车,跨越罗湖物业管理的历史经纬,追溯这40年的发展轨迹。
试验田: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多项“第一”在罗湖诞生
从无到有,星火燎原,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多项“第一”在罗湖播种、诞生。1981年,一个占地只有2万多平方米、不足700户的住宅小区——东湖丽苑,在罗湖诞生,这是深圳第一个涉外商品房小区,也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同年3月,由深圳市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服务企业——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同年9月,东湖丽苑管理处开始运作。到了1991年3月,中国内地第一个业主委员会——天景花园业主共管委员会在罗湖宣告成立。
物业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后,随着“量”的不断增大,如何保“质”成为首要的难题。“哪里有问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是我们改革的主攻方向。”马晓东表示,物业管理改革是一块必须啃的“硬骨头”,这项改革事关广大业主根本利益,辐射社会方方面面。
对此,罗湖持续探索物业管理系列改革,相继推出12项举措,包括推进业委会选举、建立业主监事会、探索业主大会社团登记等,形成一套“改革工具箱”。此外,实行“菜单式”物业服务方式,由物业服务企业向业主提供服务“菜单”,业主自选“服务套餐”,形成质价相符的市场机制。2016年获得广东省住建厅批复,罗湖被列为物业管理改革试点区。
策源地:多个首创推动罗湖物业管理改革先行示范
为了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罗湖兜底保障,通过“小物管”服务“大民生”,力争在物业管理改革先行示范。针对“三无”小区无物业管理处、无安保、无业主委员会等难点、痛点,罗湖投入1个亿,在全市率先推出“无物业管理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及规范化管理”系列创新举措,该项工作被全国住建部智标委作为绿色物业优秀案例列入《蓝皮书》。2019年底,罗湖全面完成118个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全面综合整治和规范化管理工作。
为推进居民小区治理精细化、法治化和信息化,罗湖编制深圳市第一部宜居小区建设领域区级标准,开展“八项举措”,切实压实物业服务公司主体责任。目前,罗湖已有78个社区通过“星级宜居社区”考评,其中金湖社区等5个社区获评“广东省五星级宜居社区”称号。
为有效解决物业监管、物业服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等问题,罗湖在全市推出首个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物管平台——“透明物管”智能监管平台,化解物管领域的矛盾纠纷,推出“互联网+物业公益法律服务”,打通法治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1450个物业项目,基本完成平台的线上注册。
在物业管理改革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罗湖首创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居民小组“四位一体”党建新模式。其中,黄贝街道怡景花园小区在“四位一体”党建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小区实际,探索建立“六方议事”治理结构。东晓街道百仕达花园三期住宅小区被省住建厅列为社区小区党建省级试点。
物业管理服务做得好不好,居民说了算。罗湖在全市首创“物业开放日”,让业主、居民代表参观物业服务企业内部的运作流程,了解基层物业服务的具体内容,并将每年三月份定为“物业服务品质提升月”。
风向标:与见证者共同回顾罗湖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不仅能够补齐社区治理短板,而且能够助力社区治理的完善。”发布会上,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陈家发向大家讲述了国内第一家物业公司的发展历程。针对基层物业管理与业委会、业主存在的矛盾等问题,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物业管理新时代的新治理模式,以怡景小区为试点,提出了“1+6”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有效推动信息互通、策略共商、基层共治。据介绍,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获得各级各类荣誉300多项,多次受到国家住建部、市政府等上级部门表彰。
“1991年天景花园小区由于‘电费纠纷’,催生了全国首个业主委员会。”万科天景花园第一届业委会委员、第九届业委会主任、深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肖幼美向大家回顾了国内第一家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业委会成立后,为小区完成了游泳池、立体车库、外墙翻新的改造,还处理了供水供电的改造和移交等多项事务,在全国开创了社区居民自治和专业服务相结合共管模式的先河。
物业管理的发展波澜壮阔,法律保障尤为重要。罗湖区政协委员、区律师公益联合会会长、罗湖物业微课堂主讲人黄德华律师在会上介绍了物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法律服务。为推动物业管理法治化,罗湖在全国率先探索“互联网+物业公益法律服务”模式,组建物业管理专家讲师团进行普法,建立24小时“不落幕”的物业服务纠纷法律调解平台,通过“互联网+普法”,已成功调解132起物业纠纷,搭建物业管理公益法律网络平台开设线上“微讲堂”,打通依法治理最后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