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杨森
11月1日是第八个“深圳人才日”,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的首个深圳人才日。深圳全市组织了一系列与人才活动有关的活动,展现一年来这座城市吸引、培育、支持、服务人才的各类举措,也向全世界英才再次发出“深爱人才,圳等你来”的邀请。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圳因人才而兴、因人才而盛,要打造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也必定要吸引更多人才。改革是深圳的根和魂,深圳能在过去招揽诸多人才,依靠的就是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作为人才改革的窗口,深圳必须继续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拿出更多鲜活、解渴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全国凝聚更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圳经验”。
建立全方位市场化更科学人才评价体系。过去,我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要说的是,社会不仅需要脚力强劲的千里马,也需要能背负载重的、能冲锋陷阵的、甚至是盛装表演的各类“好马”。当下,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各行各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对不同类型的“马”,将人才评价权交给市场,要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设置人才标准,让企业设计对应的评价指标,实现更具针对性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要瞄准“高精尖”,不拘一格用人才,对拔尖人才要敢于给予待遇,不要求“尽善尽美”。也要“接地气”,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真正落到实处,尤其要切实提高工匠型人才、蓝领人才的待遇,扩宽他们的上升渠道。过去的经验表明,深圳市场化人才评价体系提升了企业用人效能,也促进整个城市人才生态建设。要进一步鼓励市场主体针对不同类型的岗位或职能,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评价维度,引入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让人才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化。
要推动各类政策和资源向人才倾斜。深圳正在加速打造全球创新人才集聚高地,近年来,深圳将人才引进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部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了引进稀缺人才拿出了许多特别“给力”的举措。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领域,深圳可谓倾情投入。面对容易加速的技术革命和更加激烈的产业竞争,唯有将人才激励机制、引进机制常态化、机制化、规范化,才能更好更快地在人才竞争中获得先机。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引才计划,如与全球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吸引科研精英和创新人才,以保持在关键领域的技术优势。要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分层次、多维度地设计激励机制。
要面向打造更加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深圳既是改革也是开放窗口,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深圳国际化引才集智提供了便利,临接港澳、面向全球,是深圳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要打造无缝衔接国际的一流发展环境,向世界讲好人才与深圳双向奔赴的故事,让更多国际人才参与到中国建设中来,迅速补齐特定领域的人才短板;要制定境外人才为深工作办法,柔性引才、用才,让人才为深圳做贡献更有能动性;要提供国际水准的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做好多语种服务,让深圳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枢纽。
“人往高处走”,体制机制的高地,自然是人才的高地。深圳要以人才日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更开放的视野、更包容的胸怀、更优厚的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人才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