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守艺人”张坤荣的皮影人生

2018-11-23 08:35来源:新华网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右)在指导徒弟练习舞龙。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这是民间给皮影戏做的打油诗。海宁皮影戏是江南皮影戏的典型代表,继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于2011年作为“中国皮影戏”的组成部分,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79岁的张坤荣是浙江海宁周王庙镇人,是海宁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王庙是皮影戏之乡,我是看皮影戏长大的。”张坤荣说。自小对皮影戏的热爱,让张坤荣和这门手艺结下了不解之缘。1958年,张坤荣进入位于海宁的浙江省皮影剧团工作,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皮影生涯。他刻苦训练,很快出师并成了团里的主要演员,经常到全国各地及海外演出,受到观众欢迎。

1969年,剧团解散,张坤荣也因此没有再演皮影戏,这一走就是三十几年。从2004年起,海宁市政府展开对海宁皮影戏的系统保护工作,包括培养资助非遗传承人,建立学徒队伍,设立教学基地等。张坤荣也于2004年重新加入海宁皮影戏队伍。

现在,他自己写剧本、当导演,和一群老艺人一起带领年轻学徒表演。他说:“一辈子朝思暮想的事情,怎么能放的下来呢?在有生之年,我会继续创作新的剧本,把海宁皮影这出戏一直唱下去,唱出彩。”

新华社记者隋先凯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给皮影道具上彩。新华社记者隋先凯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表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朱唯希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表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朱唯希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介绍皮影道具的制作。新华社记者朱唯希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表演皮影戏前做准备。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人们在观看皮影戏表演。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11月21日,在浙江乌镇东栅景区,一名观众在拍摄皮影戏表演。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11月21日,在浙江乌镇东栅景区,张坤荣的徒弟刘帆在表演前准备。新华社记者朱唯希摄

11月21日,在浙江乌镇东栅景区,张坤荣的徒弟刘帆(右)和老艺人一起表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朱唯希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左三)在表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11月20日,在浙江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张坤荣在表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相关链接

揭秘百年银匠村 银饰加工已有600多年历史

  8月3日,银匠龙懂阳在制作苗族银饰。

  “以前挑着担卖货,卖不完回不了家;现在有了网上销售,太方便了。”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50岁的银匠龙懂阳拿着手机查看全国各地发来的银饰订单,七月份的销售额轻松超过了一万元。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加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作为银匠家族的第九代传人,龙懂阳从14岁开始便挑着银饰走村串乡,上门推销。但山乡偏僻路途遥远,客源又有限,这种方式仅能勉强维持收支。为了赚钱,龙懂阳放弃了传统手艺,到温州打工卖皮鞋。随着家乡的道路修通,苗寨的游客越来越多,银饰品打开了新销路。2014年,龙懂阳建起了银匠铺,重拾本行。在当地扶贫干部和客人的启发下,他建起了银饰展示厅,开了网店,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龙懂阳的弟弟龙太阳也是银饰工艺传人。和哥哥不同,弟弟主打的是银饰文化体验游,用自家传统苗寨开设民宿,游客在此居住的同时,还能学习体验银饰品制作。每年暑期一到,家长孩子络绎不绝。新客源、新销路、新模式带动雷山县银饰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2017年,雷山县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品及相关产业销售额超过1.5亿元,吸引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创业。苗寨锻银声在绿水青山间响遍千户,也渐渐走出大山,声名远播。新华社记者 李芒茫 摄

 

  8月3日,银匠龙懂阳在银饰店内清点制作完成的银质手镯。

  “以前挑着担卖货,卖不完回不了家;现在有了网上销售,太方便了。”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50岁的银匠龙懂阳拿着手机查看全国各地发来的银饰订单,七月份的销售额轻松超过了一万元。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加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作为银匠家族的第九代传人,龙懂阳从14岁开始便挑着银饰走村串乡,上门推销。但山乡偏僻路途遥远,客源又有限,这种方式仅能勉强维持收支。为了赚钱,龙懂阳放弃了传统手艺,到温州打工卖皮鞋。随着家乡的道路修通,苗寨的游客越来越多,银饰品打开了新销路。2014年,龙懂阳建起了银匠铺,重拾本行。在当地扶贫干部和客人的启发下,他建起了银饰展示厅,开了网店,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龙懂阳的弟弟龙太阳也是银饰工艺传人。和哥哥不同,弟弟主打的是银饰文化体验游,用自家传统苗寨开设民宿,游客在此居住的同时,还能学习体验银饰品制作。每年暑期一到,家长孩子络绎不绝。新客源、新销路、新模式带动雷山县银饰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2017年,雷山县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品及相关产业销售额超过1.5亿元,吸引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创业。苗寨锻银声在绿水青山间响遍千户,也渐渐走出大山,声名远播。新华社记者 李芒茫 摄

  8月3日,银匠龙懂阳的儿子龙元懂使用火焰喷枪融化银块。

  “以前挑着担卖货,卖不完回不了家;现在有了网上销售,太方便了。”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50岁的银匠龙懂阳拿着手机查看全国各地发来的银饰订单,七月份的销售额轻松超过了一万元。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加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作为银匠家族的第九代传人,龙懂阳从14岁开始便挑着银饰走村串乡,上门推销。但山乡偏僻路途遥远,客源又有限,这种方式仅能勉强维持收支。为了赚钱,龙懂阳放弃了传统手艺,到温州打工卖皮鞋。随着家乡的道路修通,苗寨的游客越来越多,银饰品打开了新销路。2014年,龙懂阳建起了银匠铺,重拾本行。在当地扶贫干部和客人的启发下,他建起了银饰展示厅,开了网店,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龙懂阳的弟弟龙太阳也是银饰工艺传人。和哥哥不同,弟弟主打的是银饰文化体验游,用自家传统苗寨开设民宿,游客在此居住的同时,还能学习体验银饰品制作。每年暑期一到,家长孩子络绎不绝。新客源、新销路、新模式带动雷山县银饰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2017年,雷山县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品及相关产业销售额超过1.5亿元,吸引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创业。苗寨锻银声在绿水青山间响遍千户,也渐渐走出大山,声名远播。新华社记者 李芒茫 摄

  8月3日,唐白梅在银匠龙懂阳的银饰店里制作银饰。

  唐白梅是美国一所高校首饰设计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专门利用暑假时间到雷山县学习银饰工艺。“以前挑着担卖货,卖不完回不了家;现在有了网上销售,太方便了。”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50岁的银匠龙懂阳拿着手机查看全国各地发来的银饰订单,七月份的销售额轻松超过了一万元。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加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作为银匠家族的第九代传人,龙懂阳从14岁开始便挑着银饰走村串乡,上门推销。但山乡偏僻路途遥远,客源又有限,这种方式仅能勉强维持收支。为了赚钱,龙懂阳放弃了传统手艺,到温州打工卖皮鞋。随着家乡的道路修通,苗寨的游客越来越多,银饰品打开了新销路。2014年,龙懂阳建起了银匠铺,重拾本行。在当地扶贫干部和客人的启发下,他建起了银饰展示厅,开了网店,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龙懂阳的弟弟龙太阳也是银饰工艺传人。和哥哥不同,弟弟主打的是银饰文化体验游,用自家传统苗寨开设民宿,游客在此居住的同时,还能学习体验银饰品制作。每年暑期一到,家长孩子络绎不绝。新客源、新销路、新模式带动雷山县银饰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2017年,雷山县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品及相关产业销售额超过1.5亿元,吸引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创业。苗寨锻银声在绿水青山间响遍千户,也渐渐走出大山,声名远播。新华社记者 李芒茫 摄

  8月3日,唐白梅展示自己在龙懂阳的银饰店里制作的银镯子。

  唐白梅是美国一所高校首饰设计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专门利用暑假时间到雷山县学习银饰工艺。 “以前挑着担卖货,卖不完回不了家;现在有了网上销售,太方便了。”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50岁的银匠龙懂阳拿着手机查看全国各地发来的银饰订单,七月份的销售额轻松超过了一万元。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加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作为银匠家族的第九代传人,龙懂阳从14岁开始便挑着银饰走村串乡,上门推销。但山乡偏僻路途遥远,客源又有限,这种方式仅能勉强维持收支。为了赚钱,龙懂阳放弃了传统手艺,到温州打工卖皮鞋。随着家乡的道路修通,苗寨的游客越来越多,银饰品打开了新销路。2014年,龙懂阳建起了银匠铺,重拾本行。在当地扶贫干部和客人的启发下,他建起了银饰展示厅,开了网店,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龙懂阳的弟弟龙太阳也是银饰工艺传人。和哥哥不同,弟弟主打的是银饰文化体验游,用自家传统苗寨开设民宿,游客在此居住的同时,还能学习体验银饰品制作。每年暑期一到,家长孩子络绎不绝。新客源、新销路、新模式带动雷山县银饰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2017年,雷山县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品及相关产业销售额超过1.5亿元,吸引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创业。苗寨锻银声在绿水青山间响遍千户,也渐渐走出大山,声名远播。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8月3日,前来体验银饰制作的青少年参观龙太阳的银饰陈列展台。

  “以前挑着担卖货,卖不完回不了家;现在有了网上销售,太方便了。”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50岁的银匠龙懂阳拿着手机查看全国各地发来的银饰订单,七月份的销售额轻松超过了一万元。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加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作为银匠家族的第九代传人,龙懂阳从14岁开始便挑着银饰走村串乡,上门推销。但山乡偏僻路途遥远,客源又有限,这种方式仅能勉强维持收支。为了赚钱,龙懂阳放弃了传统手艺,到温州打工卖皮鞋。随着家乡的道路修通,苗寨的游客越来越多,银饰品打开了新销路。2014年,龙懂阳建起了银匠铺,重拾本行。在当地扶贫干部和客人的启发下,他建起了银饰展示厅,开了网店,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龙懂阳的弟弟龙太阳也是银饰工艺传人。和哥哥不同,弟弟主打的是银饰文化体验游,用自家传统苗寨开设民宿,游客在此居住的同时,还能学习体验银饰品制作。每年暑期一到,家长孩子络绎不绝。新客源、新销路、新模式带动雷山县银饰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2017年,雷山县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品及相关产业销售额超过1.5亿元,吸引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创业。苗寨锻银声在绿水青山间响遍千户,也渐渐走出大山,声名远播。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8月3日,在雷山县麻料村,一名银匠在银饰手工实习基地查看银饰成品。

  “以前挑着担卖货,卖不完回不了家;现在有了网上销售,太方便了。”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50岁的银匠龙懂阳拿着手机查看全国各地发来的银饰订单,七月份的销售额轻松超过了一万元。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加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作为银匠家族的第九代传人,龙懂阳从14岁开始便挑着银饰走村串乡,上门推销。但山乡偏僻路途遥远,客源又有限,这种方式仅能勉强维持收支。为了赚钱,龙懂阳放弃了传统手艺,到温州打工卖皮鞋。随着家乡的道路修通,苗寨的游客越来越多,银饰品打开了新销路。2014年,龙懂阳建起了银匠铺,重拾本行。在当地扶贫干部和客人的启发下,他建起了银饰展示厅,开了网店,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龙懂阳的弟弟龙太阳也是银饰工艺传人。和哥哥不同,弟弟主打的是银饰文化体验游,用自家传统苗寨开设民宿,游客在此居住的同时,还能学习体验银饰品制作。每年暑期一到,家长孩子络绎不绝。新客源、新销路、新模式带动雷山县银饰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2017年,雷山县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品及相关产业销售额超过1.5亿元,吸引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创业。苗寨锻银声在绿水青山间响遍千户,也渐渐走出大山,声名远播。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8月3日,来自西安的小朋友月白在龙太阳银饰体验工作室中学习制作银饰。

  “以前挑着担卖货,卖不完回不了家;现在有了网上销售,太方便了。”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50岁的银匠龙懂阳拿着手机查看全国各地发来的银饰订单,七月份的销售额轻松超过了一万元。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加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作为银匠家族的第九代传人,龙懂阳从14岁开始便挑着银饰走村串乡,上门推销。但山乡偏僻路途遥远,客源又有限,这种方式仅能勉强维持收支。为了赚钱,龙懂阳放弃了传统手艺,到温州打工卖皮鞋。随着家乡的道路修通,苗寨的游客越来越多,银饰品打开了新销路。2014年,龙懂阳建起了银匠铺,重拾本行。在当地扶贫干部和客人的启发下,他建起了银饰展示厅,开了网店,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龙懂阳的弟弟龙太阳也是银饰工艺传人。和哥哥不同,弟弟主打的是银饰文化体验游,用自家传统苗寨开设民宿,游客在此居住的同时,还能学习体验银饰品制作。每年暑期一到,家长孩子络绎不绝。新客源、新销路、新模式带动雷山县银饰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2017年,雷山县控拜、麻料、乌高三个村银饰品及相关产业销售额超过1.5亿元,吸引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创业。苗寨锻银声在绿水青山间响遍千户,也渐渐走出大山,声名远播。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相关链接

80后花艺师:用鲜花为自己“代言”

王黎媛是一名河南姑娘,在昆明念完大学后,就再也舍不下春城的蓝天阳光、青山碧水,更舍不下这里的四时繁花,于是就干脆留了下来,成了一名媒体人。2017年的时候又毅然辞去工作,创业开起了花店,成了都市里的一名“花房姑娘”。图为王黎媛在自己的花店中整理鲜花。新华网 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王黎媛是一名河南姑娘,在昆明念完大学后,就再也舍不下春城的蓝天阳光、青山碧水,更舍不下这里的四时繁花,于是就干脆留了下来,成了一名媒体人。2017年的时候又毅然辞去工作,创业开起了花店,成了都市里的一名“花房姑娘”。图为王黎媛在自己的花店中整理鲜花。新华网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昆明是鲜花的原产地,有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可以说具备开花店的天时地利;另外和很多女孩一样,我从小也就有开花店的梦想!”说起当初的决定,王黎媛说一是因为梦想,另外也跟昆明这个城市产花、卖花的“基因”有关。图为王黎媛和同事在制作花束。新华网 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昆明是鲜花的原产地,有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可以说具备开花店的天时地利;另外和很多女孩一样,我从小也就有开花店的梦想!”说起当初的决定,王黎媛说一是因为梦想,另外也跟昆明这个城市产花、卖花的“基因”有关。图为王黎媛和同事在制作花束。新华网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从决定从事鲜花这个行业以来,王黎媛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花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在小店的选址、装修和布置方面,王黎媛同样花费了不少心思,“希望我的小店和鲜花一样,是有温度的、鲜活的。”另外,小小的花店也藏着大大的梦想,“我们云南鲜花很多,但真正做成品牌的却很少,这是非常可惜的。我希望把我的店做成品牌,不光能扎根昆明,还能落地到云南的其他城市,甚至省外的城市。”图为王黎媛的花店一角。新华网 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从决定从事鲜花这个行业以来,王黎媛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花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在小店的选址、装修和布置方面,王黎媛同样花费了不少心思,“希望我的小店和鲜花一样,是有温度的、鲜活的。”另外,小小的花店也藏着大大的梦想,“我们云南鲜花很多,但真正做成品牌的却很少,这是非常可惜的。我希望把我的店做成品牌,不光能扎根昆明,还能落地到云南的其他城市,甚至省外的城市。”图为王黎媛的花店一角。新华网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每天和花打交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但同时也充满压力和挑战,“花在呈现给客人的那一瞬间是美好的,但前面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很辛苦的。”王黎媛说,花艺是最原始的手工艺产品,没有办法机械化、流程化和规模化,必须要用双手一点点地赋予其生命和美感。图为王黎媛在挑选制作花束的鲜花。新华网 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每天和花打交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但同时也充满压力和挑战,“花在呈现给客人的那一瞬间是美好的,但前面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很辛苦的。”王黎媛说,花艺是最原始的手工艺产品,没有办法机械化、流程化和规模化,必须要用双手一点点地赋予其生命和美感。图为王黎媛在挑选制作花束的鲜花。新华网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制作一个花束,最快也要15分钟,复杂的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图为王黎媛和同事在制作花束。新华网 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制作一个花束,最快也要15分钟,复杂的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图为王黎媛和同事在制作花束。新华网 周亚平/摄念新洪/文

每接到一个订单,王黎媛都会仔细询问收花人的性别、年龄、星座,甚至喜欢什么颜色、爱听哪些歌等等,再按照这些信息来制作花束,“可以说,我们每一束花都是‘定制款’。”新华网 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每接到一个订单,王黎媛都会仔细询问收花人的性别、年龄、星座,甚至喜欢什么颜色、爱听哪些歌等等,再按照这些信息来制作花束,“可以说,我们每一束花都是‘定制款’。”新华网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花束基本制作好后,王黎媛还会细心地在包装纸底部放上一点水,保持花朵的新鲜。新华网 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花束基本制作好后,王黎媛还会细心地在包装纸底部放上一点水,保持花朵的新鲜。新华网周亚平/摄 念新洪/文

相关链接

邹勤敏的“爱心剪刀”


  11月13日,邹勤敏走在为居民理发的路上。

  今年67岁的邹勤敏是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商苑社区居民。从2001年开始,她便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服务,从3岁的孩子到70岁的长者,社区的许多居民都曾是邹勤敏服务的对象。

  谈起为居民免费理发的缘起,邹勤敏介绍说,早年间,她的母亲生病,无法出门修剪头发,她就学着给母亲理发。时间长了,自己练就了会理发的手艺。

  退休后,邹勤敏继续奉献爱心,义务为当地居民理发,并持续多年。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 摄


  11月13日,邹勤敏在家中准备理发用的工具。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 摄


  11月13日,邹勤敏(右)准备为一位居民理发。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 摄


  11月13日,邹勤敏(前左)在为社区居民理发。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 摄


  11月13日,邹勤敏在家中利用旧雨伞制作理发用的围布。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 摄

  11月13日,邹勤敏在家中清理理发工具。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 摄


[责任编辑:高畅韵]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