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的“杂货铺”

2018-11-24 09:58来源:新华网

11月23日,一位参观者在“杂货铺”内拍摄展品。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目前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上的“时光杂货铺”内陈列的展品呈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变迁,带领人们“穿越”历史,重温美好时光。

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1月23日,一位参观者在“杂货铺”内参观。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1月23日,人们在“杂货铺”内参观拍照。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1月23日,一位参观者在“杂货铺”内拍摄展品。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1月23日,一位参观者在“杂货铺”内参观拍照。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相关链接

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这是深圳盐田港(2017年11月29日无人机拍摄)。这是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上的重要标志—— 小岗、深圳、海南、浦东、雄安……一个个“地标”,串联起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辉煌灿烂的40年,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奇迹”的最好窗口。小岗、深圳、海南、浦东、雄安……改革地标连通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2003年摄)。新华社记者 姜恩予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这是航拍的上海自贸区(2016年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倪海真(左)到深圳华强北赛格电子市场五层的支部宣传委员陈亚林柜台前,与他沟通近期支部党员学习的情况(2017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毛思倩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这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3月2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市民在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展示交易中心参观(2015年2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海南三亚亚龙湾玫瑰“斗笠大姐”李玉梅在园区内修剪玫瑰(2018年3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4月26日,来自中铁上海工程局京雄城际铁路五标二分部的工程师韩正顺在京雄城际铁路工程五标段小型构件预制厂场地建设现场用对讲机指挥作业。新华社记者王晓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展示领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015年7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5年7月8日,小岗村农民严立华展示领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相关链接

列车飞驰四十载——改革开放中的中国铁路巨变


  2018年1月25日,设计时速200公里的渝贵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渝贵铁路从贵阳北到重庆西的首发动车经过遵义市境内的乌江大桥。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铁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一张更加均衡的铁路网徐徐铺展开来。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3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将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而到2025年,高速铁路将达到3.8万公里,路网结构将更加优化,骨干作用将更加显著。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1998年12月6日,首列福州-南平-武夷山旅游客运列车缓缓驶进武夷山站。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 摄



  2018年5月10日,“复兴号”动车组在总装生产线上装配。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搭乘G5711次高铁列车前往香港西九龙站的乘客在深圳北站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毛思倩 摄



  这是2016年10月11日无人机拍摄的海南环岛高铁东线三亚段。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2018年2月1日凌晨,动车组停靠在武汉动车段的存车线上,准备进行检修和保温作业。近百组在武汉动车段经过检修、保温作业的动车组蓄势待发,迎接春运。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相关链接  

广西铁路展新颜



  广西桂林至北京高铁列车在桂林市灵川县境内行驶(2013年12月28日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在广西南宁站,旅客进入站台准备乘坐动车出行(9月4日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动车在广西宾阳县的田野上行驶(2017年4月1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在进行调度工作(2016年5月6日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广西南宁动车所内准备发往各地的动车组列车(6月18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动车行驶在广西南宁市屯里特大桥上(7月1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这是广西南宁动车所内准备发往各地的动车组列车(7月1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一列动车穿越南宁郊区一处隧道(2月11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动车行驶在广西南宁市屯里特大桥上(7月1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在广西南宁东站,旅客在排队候车,准备出行(9月4日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一列动车从广西南宁市向沿海城市行驶(2月11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在广西南宁东站,旅客在候车准备出行(9月4日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一列动车在南宁市区行驶(9月4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一列动车在广西宾阳县的田野上行驶(2017年4月16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在南宁东站,一名列车工作人员在和一名小朋友交流(2017年8月5日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在广西南宁站,身着民族服装的乘客搭乘动车准备出行(2013年12月30日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这是正在作业的南宁铁路物流中心(5月23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零换乘”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广西南宁东站(9月4日无人机拍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铁路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958年广西铁路总里程为1346.3公里,如今广西铁路总里程达5191公里。广西与周边相邻省份间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此外,北部湾港—重庆班列、东盟海产品冷链班列、“百色一号”果蔬专列等的开通和运营,强化了铁路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铁路成为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相关链接

“古树开花,香满世界”——千年瓷都景德镇焕发“年轻态”


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附近的一处老窑厂内,工匠们正在制作瓷器(9月20日摄)。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改革开放40年来,景德镇坚持文化与经济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民族与世界结合,成为世界陶瓷文化的优秀引领者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者。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工作人员正在修复明代瓷枕(9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工作人员正在修复明代瓷枕(10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的国际工作室,一位来自美国的艺术家在制作陶瓷艺术品(2016年10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用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花瓶(2017年4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游客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内游览参观(2016年10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参观者正在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参观(10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现场,来自荷兰的参展商正在布置展台(10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参观者正在参观“笠间烧”日本陶艺家的作品展(10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责任编辑:高畅韵]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