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44公里探冰“筑路”记

2018-12-03 08:12来源:新华网

  科考队员用冰钻钻冰孔取样(12月1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准备迎来本次南极科考首场攻坚战——物资卸运。一支探冰小组随即展开海冰探路,以期尽快打通从“雪龙”号到中山站的冰上运输线,尽早启动冰上运货。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冰上运输之路最后一公里修通,修路小组成员返回“雪龙”号(12月1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准备迎来本次南极科考首场攻坚战——物资卸运。一支探冰小组随即展开海冰探路,以期尽快打通从“雪龙”号到中山站的冰上运输线,尽早启动冰上运货。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科考队员用冰钻钻冰孔取样(12月1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准备迎来本次南极科考首场攻坚战——物资卸运。一支探冰小组随即展开海冰探路,以期尽快打通从“雪龙”号到中山站的冰上运输线,尽早启动冰上运货。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修路小组成员用雪地车装备的铲斗推平积雪(12月1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准备迎来本次南极科考首场攻坚战——物资卸运。一支探冰小组随即展开海冰探路,以期尽快打通从“雪龙”号到中山站的冰上运输线,尽早启动冰上运货。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修路小组成员开展冰上筑路(12月1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准备迎来本次南极科考首场攻坚战——物资卸运。一支探冰小组随即展开海冰探路,以期尽快打通从“雪龙”号到中山站的冰上运输线,尽早启动冰上运货。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集装箱从“雪龙”号上被缓缓吊放至冰面(12月1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准备迎来本次南极科考首场攻坚战——物资卸运。一支探冰小组随即展开海冰探路,以期尽快打通从“雪龙”号到中山站的冰上运输线,尽早启动冰上运货。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修路小组成员用雪地车装备的铲斗推平积雪(12月1日摄)。 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日前到达距离中山站44公里处的陆缘冰区,准备迎来本次南极科考首场攻坚战——物资卸运。一支探冰小组随即展开海冰探路,以期尽快打通从“雪龙”号到中山站的冰上运输线,尽早启动冰上运货。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相关链接

【“雪龙”探南极】美丽的普里兹湾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航行在普里兹湾(11月29日摄)。

  连日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航行在普里兹湾。普里兹湾是“雪龙”号抵达南极中山站前经过的最后一片海域。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这是11月30日拍摄的普里兹湾海域企鹅群。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这是11月30日拍摄的普里兹湾海域企鹅群。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这是11月30日拍摄的普里兹湾海域企鹅群。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从“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上拍摄的普里兹湾海域冰山群(1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普里兹湾海域冰山群(1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这是11月30日拍摄的普里兹湾海域的荷叶冰。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