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8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流坑古村。 流坑古村地处江西省乐安县西南部,面积3.61平方公里,始建于五代南唐年间,村里现保存有各类建筑遗址260处,其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2001年,流坑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这是8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流坑古村。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这是8月23日拍摄的流坑古村古建筑。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这是8月23日拍摄的流坑古村一景。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8月23日,流坑古村村民坐在自家院中。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这是8月23日拍摄的流坑古村古建筑。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8月23日,游客在流坑古村游览。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这是8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流坑古村。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相关链接 拯救老屋 让乡愁有归处
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村民杨国保在修缮后的家中打扫卫生(8月8日摄)。
雕花梁头、砖墙画壁、天井院落,镌刻着五彩斑斓的记忆,流传着祖祖辈辈的故事,寄托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一座座老屋犹如慈祥的老人,怀抱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饱经沧桑与风霜——许多老屋年久失修,屋面漏雨,梁柱腐蚀,甚至坍塌成残垣断壁。如果不被有计划地保护,结局要么是自生自灭,要么被翻新重建后面目全非。 2016年,几近消亡的老屋迎来了“复活”的新机遇,在国家文物局倡导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其中云南石屏县获得了2000万元修缮资金。 石屏县拥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全县绝大部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属民居建筑。2018年4月,对老屋进行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工作正式启动,“拯救”的备选对象为石屏县“中国传统村落”内除国保省保外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私人产权文物建筑,目前已经有18座老屋完成修复。 老屋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要“修旧如旧”。为此,文物专家编制了《老屋维修导则》对修缮过程进行精细的技术指导。这项工作还“唤醒”了石屏县的木工、雕工、彩绘工等传统工匠,他们放下手中的活计,重新拾起尘封的手艺,耐心细致地帮老屋“延年益寿”。 修复后的老屋,有了孩童嬉戏,有了烟火气,有了社会关注,焕发了生机。拯救老屋,留住了日渐消失的古村落,更是留住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故乡,唤起人们记忆中最亲切最温暖的乡情。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75岁的村民仓小玉在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家中休息(8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73岁的杨国保在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家中与放暑假的孙女聊天(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73岁的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村民杨国保在家中制作村里修整老屋所需的木梁(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放暑假的杨蓉在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家中(8月8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工人邱社云(左)在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211号民居修缮围墙(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小朋友郑淇(左)与小伙伴在村里的老屋门前休息(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小朋友们在村里的老屋玩耍(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在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211号民居,工人王艳华在修缮屋顶(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工人王建雄在修缮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189号民居的围墙(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村支书杨松在挑选准备用于修缮老屋的地砖(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放暑假的杨蓉在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家中(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85岁的村民周秀芹走进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140号的家中(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一户老屋中“修旧如旧”的房梁(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211号民居中修缮完成的木斗拱(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相关链接 复苏的“空巢村”——古兰屯的新生
在广西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大棚基地,村民在嫁接金桔苗(4月12日摄)。
地处大山深处的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多年来村里的年轻人陆续外出务工,古老的村寨失去生机,渐渐破败,是有名的“空巢村”、贫困村。
2016年以来,古兰村古兰屯大力发展融安金桔主导产业,推进“古兰新韵”产业扶贫示范区,打造“示范区+扶贫”的“古兰模式”。2018年,“美丽融安”乡村建设市级综合示范村项目——古兰屯建设项目破土动工,以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目标,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既保留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又改善村屯环境。
目前,古兰屯已完成村屯道路硬化,新安装了一批路灯,修建了花圃、健身场地等,古民居的修缮保护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2018年,古兰屯实现了整体脱贫,昔日的“空巢村”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这是广西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全貌(8月1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养牛基地,68岁的韦肇翠在喂牛(8月18日摄)。韦肇翠是养牛基地的饲养员,每个月有2800元的工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这是广西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8月1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大棚基地,62岁的黄显亮查看甜瓜生长情况(8月18日摄)。黄显亮是大棚基地的技术员,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已于2018年实现脱贫。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金桔种植基地,村民在田间管护金桔树(8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这是广西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金桔种植基地(3月2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大棚基地,村民在嫁接金桔苗(4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广西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村民在修缮古民居(8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相关链接
复苏的“空巢村”——返乡创业这七年,龙革雄脱贫了
这是龙革雄(前右)一家的全家福(8月16日摄)。
今年51岁的龙革雄是广西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村民。2012年,在外务工的他决定返乡创业。2018年,铜板屯整体脱贫,龙革雄一家也实现了脱贫。
铜板屯位于桂北大山深处,曾是有名的“空巢村”,一度只剩下6位老人留守。铜板屯进村道路崎岖、田野荒草丛生,人口外流。20多年来,龙革雄携妻带女外出务工,留下老父亲龙桂全一人在家。看着曾经100多人的村子渐渐失去生机,人口越来越少,或许再过不到10年,故乡就会在他们这一代自然消亡。龙革雄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将是罪人。”
2012年春节,龙革雄和堂兄弟们回到铜板屯,开始实施“拯救故乡计划”。兄弟们用打工攒下的58万元作为注册资金,成立了“铜板高山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革雄被选为理事会理事长。几年来,龙革雄带领群众种植了500多亩李树及山野葡萄,发展特色观光旅游。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给予“拯救故乡计划”大力扶持。进村道路、环村观光道路、滴灌工程、游客接待中心、饮水工程、旅游公厕、停车场等一批基础设施相继建成,铜板屯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远近闻名的“广西乡土特色示范村”。2018年,铜板屯实现整体脱贫。
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同时,龙革雄自己尝试养殖山鸡、土鸭,酿制野葡萄酒、李子酒,还正在把自己的家改造成民宿。2018年,龙革雄一家实现脱贫,他还被评为融安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在展示荣誉证书(8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骑车外出劳作(8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在搭建鸡舍(8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在搭建鸡舍(8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在领取农家乐牌匾(3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外出劳作(8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游客在龙革雄家的院子里吃午饭 (3月3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的妻子罗桂枝在展示养殖的山鸡(2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右)和堂兄弟们在架设引水管道(2017年4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种树结束后,龙革雄(右二)在山上休息(2013年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右)和妻子罗桂枝去喂鸡(2017年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左二)带着游客在铜板屯赏花(2014年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的父亲、85岁的龙桂全和两个孙女在山上游玩(2017年2月26日摄)。龙革雄返乡创业后,双胞胎女儿也跟随回家,并在乡里读书,每个周末都回家陪伴爷爷。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龙革雄回到家里(2013年6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左二)和回家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商量相关事宜(2017年2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龙革雄和村民一起搬运雨污分流工程水管(2017年8月18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