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江西新余仙女湖水位下降 明代万年桥再现容颜

2019-10-31 06:50来源:深圳新闻网

2019年10月30日,江西仙女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测量人员乘坐工作船对明代万年桥进行测量,该桥桥身凸出水位最高处达1.64米。

受天气影响,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的万年桥提前浮出水面。

万年桥因1958年兴建江口水库,分宜县城乔迁新址,同老县城一起被淹没水底。

古桥于如今的仙女湖钤阳湖景区南部,全长384米,通宽7.68米,是一座拥有11孔的大型石拱桥,也是江西省现存最早的多孔石拱古桥,曾是原分宜县城通往南方的要道。

万年桥桥基由10座千枚岩石垒砌的桥墩组成,每墩皆嵌有风格粗犷的吸水兽,桥面为大青石板铺面,宽阔平整。

历经数百年风雨的万年桥如今依然雄姿焕发,让人们可以近距离触摸历史,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

万年桥浮出水面。

万年桥浮出水面。

万年桥浮出水面。

万年桥浮出水面。

相关链接

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湖底600年古桥露真容

2019年10月20日,江西九江,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10.18米,随着水位持续下降,丰水期浸泡在鄱阳湖底的一座总长2930米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木石桥”露出水面。

古石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距今600余年,桥身全部由花岗石制成,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桥面宽0.8米左右,泄洪孔共983个,故得名为“千眼桥”,也叫“千孔桥”。

旧时为鄱阳湖秋冬湖水干涸之际方便都昌县与星子县(今庐山市)两地民众往来的便捷桥梁,属于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九江,随着水位持续下降,丰水期浸泡在鄱阳湖底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木石桥”露出水面。

江西九江,随着水位持续下降,丰水期浸泡在鄱阳湖底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木石桥”露出水面。

江西九江,随着水位持续下降,丰水期浸泡在鄱阳湖底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木石桥”露出水面。

江西九江,随着水位持续下降,丰水期浸泡在鄱阳湖底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木石桥”露出水面。

江西九江,随着水位持续下降,丰水期浸泡在鄱阳湖底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木石桥”露出水面。

江西九江,随着水位持续下降,丰水期浸泡在鄱阳湖底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木石桥”露出水面。

江西九江,随着水位持续下降,丰水期浸泡在鄱阳湖底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木石桥”露出水面。

相关链接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下降落星墩重现天日

这是10月10日无人机拍摄的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鄱阳湖湖区干涸情况。记者从江西省水利厅获悉,7月下旬至10月初,江西省平均降雨量为96毫米,比多年均值偏少约七成。持续的少雨天气导致江西省主要江河水位持续走低,多地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这是江西省庐山市鄱阳湖湖区干涸的情况(10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这是江西省庐山市鄱阳湖湖区的落星墩(10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这是江西省庐山市鄱阳湖湖区干涸的情况(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这是在江西省庐山市拍摄的鄱阳湖湖区(10月9日无人机拍摄)。

近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进入枯水期。随着水位下降,部分湖区逐渐裸露出沟壑纵横的湖底地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10月9日,江西省庐山市,游客行走在鄱阳湖湖区干涸的湖面上。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这是在江西省庐山市拍摄的鄱阳湖湖区(10月9日无人机拍摄)。随着水位下降,湖底的落星墩也展现出来。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10月9日,江西省庐山市,游客行走在鄱阳湖湖区干涸的湖面上(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10月9日,江西省庐山市,游客行走在鄱阳湖湖区干涸的湖面上。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2019年10月4日,江西彭泽县黄岭乡芳湖村,池塘干枯见底。洪永林/视觉中国

2019年10月4日,江西彭泽县黄岭乡芳湖村,池塘干枯见底。

2019年10月4日,江西彭泽县黄岭乡芳湖村,池塘干枯见底。

2019年10月4日,江西彭泽县黄岭乡芳湖村,池塘干枯见底。

2019年10月4日,江西彭泽县黄岭乡芳湖村,池塘干枯见底。图为一只苍鹭在干枯的池塘觅水。

2019年10月4日,江西彭泽县黄岭乡芳湖村,池塘干枯见底。图为曾经水草丰盈的池塘已经缺水干枯。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