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4月27日拍摄的宁夏须弥山石窟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4月以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存所有壁画进行修复,这也是自清代以来首次对须弥山石窟壁画开展抢救性修复。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位于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宁夏固原市六盘山北麓,初创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北周和唐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宁夏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因自然风化和人为损坏,须弥山石窟壁画出现了地仗脱落、裂隙、颜料层粉化脱落、空鼓、壁画起甲等病害。此次修复将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最大程度还原壁画的原始风貌。
4月27日,文物修复专家在宁夏须弥山石窟圆光寺48号窟内修复壁画。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4月27日,文物修复专家在宁夏须弥山石窟圆光寺48号窟内修复壁画。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4月27日,文物修复专家在宁夏须弥山石窟圆光寺48号窟内修复壁画。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4月27日,文物修复专家在宁夏须弥山石窟圆光寺48号窟内修复壁画。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4月27日,文物修复专家在宁夏须弥山石窟圆光寺48号窟内修复壁画。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4月27日,文物修复专家在宁夏须弥山石窟圆光寺48号窟内开展修复工作。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4月27日,文物修复专家在宁夏须弥山石窟圆光寺48号窟内商量修复方案。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相关链接
麦积山石窟的守护者
12月25日,在麦积山石窟第11窟,修复师牟常有对塑像破损处进行加固处理。
今年53岁的牟常有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的一名文物修复师。家住麦积山脚下的他,从小就喜欢来石窟看师傅们修塑像,时间一长就对这一行产生了浓厚兴趣。长大后,牟常有如愿进入研究所工作。从最开始的清扫石窟、整理工具,到为老师傅打下手和泥、砸土、搓麻绳,就这么一直干了十几年,他才有了独立开展修复工作的机会。
除了跟着老师傅学手艺,多年来,牟常有还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同行间交流,不断提升修复技艺。如今牟常有已经主持完成20多座洞窟的修复工作。“我喜欢这个工作,也愿意在麦积山干一辈子,守着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牟常有说。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始建于距今约1600年的后秦,现存洞窟221座,有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画,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5日,在麦积山石窟第11窟,修复师牟常有对塑像破损处进行加固处理。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5日,在麦积山石窟,修复师牟常有走出石窟准备吃午饭。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5日,在麦积山石窟第11窟,修复师牟常有查看一尊已经发生倾斜的塑像。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无人机拍摄的麦积山石窟。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5日,在麦积山石窟第11窟,修复师牟常有在和泥,准备修复塑像。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参观游览。一场降雪过后,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在晴空下尤为壮美。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因其山形似麦垛而得名,现存窟龛221座。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拍摄的雪后晴空下的麦积山石窟。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无人机拍摄的雪后晴空下的麦积山石窟。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参观游览(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参观游览(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马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