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云南彝族刺绣“代言人”带动近七千多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2020-05-13 08:59来源:深圳新闻网

彝家公社签约了七八千个绣娘,带动近7000多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2020年初拍摄。

2002年以前,楚雄彝家公社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永淑在楚雄经着一家服装店。对于那时候的她来说,并不知道什么是“民族文化”,更不知道作为土生土长的彝家妹子,怎么将彝族刺绣技艺保护和传承下去。“那时候店里经常有人来问哪里能买到民族特色的东西。”金永淑说,有一次自己正在店里缝制一双鞋垫,一个外地游客看到后非常喜欢,执意要跟她购买。“这个事情对我触动特别大,第一次萌发了是不是可以把民族特色的东西做起来。”有了想法之后,金永淑只收了1万多元就把服装店转出去了,准备回到自己从小长大的彝族村寨,去看看亲戚朋友做的这些东西,到底会不会有市场。

彝家公社签约了七八千个绣娘,带动近7000多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2020年初拍摄。

从2002年开始,金永淑用四年的时间,背了一个包跑遍了楚雄州9县1市的彝族村寨,结果却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绣娘会把日常的刺绣制品当作商品。在寻找的过程中,金永淑发现彝族每一个支系、甚至是每一个村寨的服饰图案、配色都不一样,有时候,老人们找出来的“压箱底”的绣片,会让她有寻到“珍宝”的感觉。4年的时间里,金永淑收获的不止是彝家公社的第一批商品,还收集了大量绣娘的资料,地址、名字、会哪些针法,都被她一一记录下来。经过十年的发展,研发出了1000多种彝绣产品,产品远销南亚、欧美等近10个国家地区的同时,打造了“彝家公社”、“滇彝”两个商标品牌,培养了200多名刺绣骨干。随着脱贫攻坚在全国的深入实施,公司在培养大批山村刺绣能手之余,先后在楚雄市三街镇、姚安县马游村建立了“楚雄彝家公社三街镇彝族刺绣基地”、“楚雄彝家公社马游村彝族刺绣基地”,带动近7000多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彝家公社签约了七八千个绣娘,带动近7000多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2020年初拍摄。

目前,楚雄彝家公社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运营,不断与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有效互动,共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

彝家公社签约了七八千个绣娘,带动近7000多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2020年初拍摄。

“工厂就是每个绣娘的家,他们可以一边刺绣赚钱,一边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金永淑说,最早自己认识的二三十个绣娘,只有3个人有传呼机、1个人有电饭锅。现在公司签约了七八千个绣娘,每个绣娘家都有房有车,农村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在逐渐提高。

位于云南楚雄彝人古镇的彝家公社。

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拓宽绣娘们刺绣技艺的视野,2013年至2018年5月,先后47次组织绣娘和彝绣产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文博会、旅交会等大型会展和学习交流活动,彝家公社绣娘们的足迹遍布国内11个省市和海外7个国家。很多人已经把“彝家公社”品牌视作彝族刺绣的“代言人”,认为在彝家公社购买的刺绣品才是正宗的、代表彝族的手工刺绣。

彝族刺绣的鞋子,非常精美。

产业带动:7000多个家庭脱贫致富

经过十年的发展,研发出了1000多种彝绣产品,产品远销南亚、欧美等近10个国家地区的同时,打造了“彝家公社”、“滇彝”两个商标品牌,培养了200多名刺绣骨干。随着脱贫攻坚在全国的深入实施,公司在培养大批山村刺绣能手之余,先后在楚雄市三街镇、姚安县马游村建立了“楚雄彝家公社三街镇彝族刺绣基地”、“楚雄彝家公社马游村彝族刺绣基地”,带动近7000多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彝家公社收藏的彝族刺绣服饰。

目前,楚雄彝家公社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运营,不断与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有效互动,共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

彝族刺绣的小饰品。

彝家公社内陈列的彝族刺绣服饰。

位于云南楚雄彝人古镇的彝家公社。

[责任编辑:马静欣]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