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体育>滚动图片>

第11个“全民健身日”:健康中国看“深圳样板”群众体育

第11个“全民健身日”:健康中国看“深圳样板”群众体育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从跳绳、踢毽子、滚铁环到种类多样、场地齐全的全民健身,在深圳健身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健身已不再只是锻炼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今天是2019年8月8日,全国第11个“全民健身日”。深圳以“健康中国,你我同行”为主题,组织全市、各区及机关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全市百余个体育场馆也为市民免费开放,全市正掀起一场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

深圳新闻网讯  从跳绳、踢毽子、滚铁环到种类多样、场地齐全的全民健身,在深圳健身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健身已不再只是锻炼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今天是2019年8月8日,全国第11个“全民健身日”。深圳以“健康中国,你我同行”为主题,组织全市、各区及机关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全市百余个体育场馆也为市民免费开放,全市正掀起一场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建市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首深圳体育发展历程,已从最初的以竞技体育为重心,转变为如今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群众体育占比更大的全面发展模式,并打造出了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

image.png

因地制宜 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是体育惠民、政府惠民的最直接体现。

2017年,深圳研究制定并印发了《深圳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统计评估指标》。这套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总局提出的“六边工程”,结合深圳实际,探索建立了“5+2+1的动态绩效评估机制,即由5类核心指标、2类保障性指标及1套满意度评价体系共44项具体指标组成。5类核心指标主要是指场地设施、体育组织、赛事活动、健身指导、市民身体素质状况,2类保障性指标主要是指经费投入、政策法规,1套满意度评价体系指市民对场馆设施、活动开展、健身指导、获取公共体育服务信息的满意度评价,每项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解释及尽可能量化的评估标准,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创新推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城市。

image.png

提升市民满意度 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

四十年前,深圳人的运动是楼下散步,厂区打球,四十年后,大家下楼就是社区公共健身角,走入公园有太极、广场舞、跑步的志同道合者……通过加强公共体育场馆的新建及改建,重点加强公园文体功能提升及体育特色公园建设,不断完善全民建设设施网络,如今,深圳人拥有了“十五分钟健身圈”。

2018年,深圳落实了12个社区体育公园和100个便民利民场地设施的新建及更新任务,提升了深圳湾公园等7个市属公园的文体功能,推动了罗湖的体育休闲公园、南山的武艺公园、龙华的青少年极限运动公园、福田的笔架山体育公园、光明的足球特色公园等特色公园规划,极大满足了市民的健身需求。

学校体育设施也逐步向社会开放。目前,深圳市335所公办中小学校已实现在寒、暑假等非教学期间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此外,健身路径、晨晚练点,室内外篮球场、健身苑等纷纷出现在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市民健身、休闲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深圳还积极推进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建设,要求新建及旧城改造居住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配套公共体育设施。针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或运营)并承担公共服务的公共体育场馆,深圳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或财政补贴力度,保障公共体育场馆在固定时段向公众免费、优惠开放,深入推动体育场馆惠民开放,市民健身范围得到极大拓展,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

image.png

造品牌育人才 激发城市体育活力

打造品牌活动,能有效快速推动全民加入运动健身行列。在群体活动方面,深圳发挥各区能动性,结合实际,不但打造了全民健身日、市民长跑日、全民健身月、“来深青工文体节”等市区联动的传统品牌活动,还有各区特色的品牌活动,如福田区的“福田健身房”、“全民健身节”,龙岗区的户外运动休闲节,宝安区的“宝体杯”系列赛事,龙华区的“观澜杯”龙舟赛,大鹏新区的大鹏杯帆船赛等。

“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只要在深圳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上,就能看到这句话。得益于品牌活动的全面推广,如今这句全民健身运动的口号深入人心,更好地带动了市民加入健身行列。

通过丰富多样的群体活动,以多种模式、多种体制培养体育人才,深圳体育发掘出了不少尖子运动员。易建联、张悦彤,就是通过参加本土群众体育活动被发掘,进入正规训练体系。

image.png

通过政府购买扶持各协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基层体育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截至2018年底,深圳市、区两级已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近650家。市、区体育部门不断加大资助扶持体育社会组织的力度,重点发展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社会体育组织。目前,深圳市各类体育组织已成为承接部分政府职能的主要力量,并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不乏出现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社团组织,如市足球协会、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等,都是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体育社团。

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和科学健身指导方面,深圳市摸索出了一条独具深圳特色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道路。如今,深圳已逐渐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为市民获得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2018年,深圳市一级全年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公益服务1800小时,健身技能指导228场,“全民健身大讲堂”30场,健身知识讲座35场,培养了100名足球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截至2018年10月,在深圳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8487人。

在志愿服务方面,2013年5月,深圳率先成立了全国首支专业的全民健身辅助工作义工队伍——深圳市体育义工总队。截至2018年底,深圳市体育义工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3415人。2015年以来,深圳市体育义工总队共参与了5689项各类各级体育赛事和活动,参与人次达71819人次,服务时长超过30万小时。经过6年多的发展,深圳体育义工队伍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型体育活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基层相结合,成为了深圳市公益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image.png

敢想肯做 深度融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

“深圳,因改革而生,以创新为魂。”、“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创新,锻造了深圳人敢闯敢干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国民体质监测、科学健身以及体医融合,事关每个市民的健康。健康中国,须你我同行。

近年来,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通过政府主导,通过文件、法规、规划、经费投入,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工作,提升老百姓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更加科学地为全民健身提供政策依据。

在国民体质监测方面,自2012年起,深圳率先采用按照人口构成比的统计方法对幼儿、成年人、老年人进行免费的体质测试服务,每年累计完成国民体质测定人数达6万人次。

在科学健身指导方面,深圳建立健全专家库,聘请国内外运动健康管理专家作为市级指导站的专家和顾问,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和科学健身指导,并出具个性化运动处方。

image.png

在体医融合工作方面,2019年初,深圳体育行政部门与市卫生、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发布了《关于实施体医融合行动计划的通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提出了六大类17项具体工作,正式实施了深圳市首个“体医融合”落地项目——青少年脊柱健康矫正服务,为有脊柱健康矫正需求的广大青少年提供体育运动作干预、矫正服务,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程度正在不断增强。

回看往昔,7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深圳体育事业已迈入活力十足的新时代。勇于拼搏创新的深圳人,脚步仍在前行。伴随着政府的“放管服”政策实施,体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市民对多元化、多样性的健身运动的需求不断激发,深圳群众体育事业的健康中国“深圳样板”模式正待腾飞。


[责任编辑:汤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