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深港通迎来了两周岁生日。
两年来资本市场并不平静,A股与港股今年波动剧烈,境内外投资者采取了迥然不同的态度,内资对港股兴趣减弱,趋于观望保守;外资却依然愿意逢低买入,持续扩大在A股的布局。尽管市场低迷,互联互通机制打通了两地市场的资金流,海外投资者为国内证券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也带来了成熟的投资理念。
北上南下资金意向现分歧
深港通开通运行已满两周年,这一互联互通渠道让A股与港股的联系更加紧密。
过去两年来,深港通平稳运行,北上的外资与南下的内资活跃于两地市场。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12月4日,深股通累计成交金额达28594.27亿元,港股通累计成交金额达12810.83亿元,深港通累计成交达41405.1亿元。
个股方面,海康威视、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洋河股份等深市消费、科技类股票外资成交活跃度居前,腾讯控股、融创中国、中兴通讯H股、吉利汽车、金斯瑞生物科技等港股通标的则颇受内资青睐。
在火热成交的背后,市场投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两地资金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从2017年到2018年,上证指数与恒生指数均经历了由大涨至大跌的转换,今年以来,前者下跌19.39%,后者下挫8.89%,市场由热转冷,内地资金选择了观望减仓,而外资却依然乐于逢低布局。
数据显示,2017年,内资通过港股通净买入974.26亿元,而截至4日,内资今年净买入港股大幅下滑至538.15亿元。而外资对A股的配置力度却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去年全年净买入1367.64亿元,今年以来净买入1150.28亿元。
国际化步伐加速吸引外资配置
“港股虽然具备估值优势,安全边际好,但在去年股价大幅上涨后,目前上市公司基本面依然看不到太多的改善与提升空间。另外,政策面也没有对市场产生刺激,因此资金更愿意逢高减仓。”深圳一位港股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上述基金经理表示,今年来A股再度探底,面对股权质押风险,近期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来自保险银行券商的资金也在救援上市公司。政策与资金都在托底,外资更加愿意在超跌的股票中进行配置。另外,监管层也放宽了A股并购重组,这也将增加市场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预期。
今年,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深化,深港通每日额度迎来扩容,进一步满足了投资者配置两地市场的需求。4月11日,深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元人民币调整至520亿元人民币,深港通下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元人民币调整到420亿元人民币。
在香港的投资机构看来,不断开放的国内资本市场有望促进外资扩大布局。
香港天元金融策略分析师梁浩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政策接连放宽市场准入,同时也有针对退市和停牌的规范文件出台。一系列积极信号将提升外资扩大布局A股的意愿,同时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较多优质的投资标的,国外投资者本身也有强烈的配置需求。
外资机构看好明年市场机会
在A股震荡下行中,外资依然愿意越跌越买,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在于,不少海外机构看好市场明年的投资机会。
梁浩荣指出,A股整体估值已经偏低,明年MSCI扩容与富时指数对A股的权重提升,在估值合理、经济企稳回升、企业盈利增速回稳及政策面等利多下,将有利于内地资本市场的稳定,一旦市场气氛转好,A股或许会迅速反应,迎来上升周期。
瑞银资管认为,鉴于亚太区股票的估值具吸引力且中国宏观政策的支持日渐增强,预计市场风险偏好将回暖。在投资者信心恢复之后,市场的估值水平至少还有20%、30%的增长空间,投资者可以聚焦能够长期成长的优质的龙头行业和龙头公司,例如消费、IT、医疗等行业。
在外资持续流入的背景下,A股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梁浩荣认为,MSCI及富时先后将A股纳入旗下指数,接着沪伦通即将在年底前上路,外资的持续流入将为A股带来更多增量资金,一方面可以改善A股原本散户比重过高的投资者结构,另一方面外资的投资风格偏向于稳健,配资在A股市场主要是长线资金,一定程度上可以协助改善A股的波动幅度。(熊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