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研究的迅疾开展,人工智能逐渐从前沿技术转变为现实应用。人工智能的边界早已大大开拓,从科技界走向人类的日常生活,走进作家的思考之中。近日,英国当代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麦克尤恩受邀前来中国,在演讲中大谈数字革命与人工智能,令人惊诧,引起很大的反响。而早在今年5月,美国作家丹·布朗首次访问中国内地,同样在演讲中聚焦于科技发展与人类的未来这一主题。可见,思考科技,思考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文学界一种写作“新现实”。
外国作家来华演讲谈科技影响
“当一个人造人写出了第一部有意义的原创小说时——如果真有这一天的话——我们将有机会通过我们所创造的这些‘他者’的眼睛看见我们自己。这将确凿无疑地证明一件事:一种全新的,有意识的造物已经降生在我们身边了。一场伟大的冒险将就此展开,无论它带来的会是美好还是恐怖。”近日,麦克尤恩出席参加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届“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荣膺2018年度致敬文学人物。当天他发表了以“数字革命”为主题的演讲。作为摘获毛姆文学奖、布克奖、惠特布莱德奖等重要文学奖项而扬名国际的著名作家,麦克尤恩对互联网科技、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与思考,意味深长,对整个国际文学界来讲具有某种特殊的写作提示意义。
麦克尤恩将“数字革命”称为“一项深刻的改变”。他说:“今天我们尚处在这场革命的初级阶段。也许历史刚刚完成了第一章。接下来的章节会更加深刻地影响我们如何理解我们自身的人性,进而影响我们的文学和我们所有的艺术形式。”
诚然,当今科技的影响无远弗届,近年来亦已开始在作家的创作之中掀起小波澜。“人类从生火到生产汽车,中间经历了一百万年的时间,然后又花了几千年时间发明了印刷,然后又花了两百年的时间发明了望远镜,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用非常短的时间制造了蒸汽火车、汽车、太空船,现在又在过去的20年间实现了基因转化技术。我们现在的科技发展其实是以月来计算的了。”今年5月,曾写作《达·芬奇密码》打破图书销售纪录的美国畅销小说翘楚丹·布朗受邀前来中国内地。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新作《本源》分享会中,丹·布朗同样兴致勃勃地和中国读者分享他对科学以及人类发展趋势的看法。《本源》是一部用科学来挑战创世论的小说,从中可以看到丹·布朗近年也将目光放在了当今在科技文化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人工智能。他在撰写这部小说的四年里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和调研,并采访了数十位科学家、历史学家等,试图回答那两个长久以来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命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关注人工智能也是关注现实
科技改变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对于作家来讲,也无法不受触动。正如作家韩少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的生活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技术的变化及其影响也是我们现实的一部分,关心是应有的责任。“人工智能不是未来将发生的事情,而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作家要关注现实,人工智能是现实的一部分,人和机器人已经一起作诗,我们关心也是应该的。”
伴随着更多新技术的出现,科技究竟会把作家,把文学带向何处?“我们应该授予人造人以公民权和公民义务吗?买卖或拥有这样一个造物是不是不道德的,就像过去买卖或拥有奴隶是不道德的一样?摧毁这样一个造物是否构成谋杀?他们会不会变得比我们更聪明,抢走我们的工作?在我们今日的工厂里,聪明但没有思维的机器已经开始替代工人了。下一个也许就轮到医生和律师了。接下来就是那个终极问题:人造人会征服我们,甚至是取代我们吗?”麦克尤恩表示,这些正是科幻小说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在,这些问题终于到了需要回答的时刻了。“未来已然降临。”值得一提的是,麦克尤恩日前在对话作家格非的一场活动上,还稍微透露了一些有关他最近刚刚完成的一部新长篇小说的细节,这部作品涉及了一些科幻元素,但麦克尤恩坦言不能因为该小说有一些科幻元素就认为它是正统的科幻小说。
事实上,不止麦克尤恩、丹·布朗,还有许多作家都开始将人工智能置于写作的聚光灯下。可以说,有关人工智能、数字革命、基因技术、大数据等话题都正在文学界熠熠生辉。但至于作家的笔能将这些话题开拓至何种深度,或者说,今天的文学与科技何时真正“交心”,也许可以借用丹·布朗的一段话作为思考:“未来的科技能让我们做的事情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未来我们的探索力和创造力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这就出现了问题,科技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哲学思考能力,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能否跟上科技发展的节奏,以至于我们在使用新科技的时候,有责任心地使用这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