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由沿江向滨海发展 惠州加快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

条评论立即评论

由沿江向滨海发展 惠州加快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

分享

修路抓项目!要围绕一流目标,立足惠州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需要,把路修向发达的地区,修向资本和人才的源头,通过修路把人、财、物都引进来,这就是致富路、发展路。

——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报告

湾区经济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亮点。纵观国际一流湾区,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交通先行是共同的发展规律。在今年的惠州两会上,交通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去年底,惠州规划的“丰”字交通出炉,正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这个内联全市7个县区、外通广深莞等6个城市的超级交通工程,让这座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由沿江向滨海发展。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报告提出,今年工作重点是“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

南临大海,北靠大山。惠州不仅拥有广阔的腹地,还蕴藏着自然生态的无限潜力。在交通先行的基础上,惠州正以更开放的视野谋篇布局——以项目为支撑,高水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交通先行

“丰”字主框架规划出台,1号公路动工

惠州位于珠三角东部,是连接珠三角和粤东北的枢纽,同时还拥有广阔的土地、漫长的海岸线和扎实的工业基础。但长期以来,惠州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缺少广深佛莞那样的发展气势。

如何打通发展的瓶颈?2019年,惠州经谋划和研究,于年底出台了《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希望借此打通惠州交通的“任督二脉”,将惠州引向海洋发展,并充分与周边城市对接,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促进惠州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它将确立未来惠州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惠州的道路交通建设将按这个框架的规划来推进。

“丰”字既是具体道路走向的形象概括,也有着“丰满”“丰收”等美好的寓意。按照规划,“丰”字形路网大体上分为南北交通轴线、东西交通轴线、中部交通轴线、沿江交通轴线。它的第一“横”由沿江交通轴线快速通道和国道G324北上组成,第二“横”由中部交通轴线快速通道和东西交通轴线快速通道东段组成,第三“横”由东西交通轴线快速通道与南北交通轴线快速通道惠东支线组成,一“竖”为南北交通轴线快速通道。

其中,作为“竖”线南北交通轴线的惠州1号公路,已于去年12月底动工建设。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表示,“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的建设,将有力促进资源高效便捷流动,充分释放惠州广阔的土地发展空间和潜力,提升城市品质和价值,推动惠州从沿江时代向沿海时代迈进,奠定惠州未来百年城市发展大格局。

惠州市交通轴线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钟朝阳介绍,1号公路北起广惠高速规划的汤泉互通,近期终点位于大亚湾石化大道,建设里程约64.5公里,远期拟延伸至稔平半岛。该项目自北向南,主线为双向12车道,辅道为双向4车道,将经过博罗、惠城、惠阳、惠东、大亚湾5个县区,贯穿惠州南北,直接通达海边。“该出海廊道将优化沿线地区产业资源配置,带动沿线和组团片区发展建设,推动惠州由临湖、沿江向滨海城市发展。”

由于1号公路将跨东江和西枝江,届时将建设两座跨江大桥。因此,2019年惠州除了出台“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和动工惠州1号公路,还启动了1号公路两座跨江大桥桥名和桥型的征集。跨东江大桥暂定名为“万年大桥”,跨西枝江大桥暂定名为“龙马大桥”。

今后,惠州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辐射带动粤东北发展的枢纽门户作用,通过“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将轨道、高速公路、两港、骨干快速路网等各类交通支撑要素串联起来,建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内畅外连的惠州综合交通体系。同时,将全方位与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对接,构建大湾区东岸的大交通体系,并建成半小时通达广深港等城市的快速通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要怎么做?

重点推进南北轴线建设

回顾去年,“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已推出,南北轴线也已动工。那么,在此基础上,惠州今年还要做哪些事?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2020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重点推进南北轴线建设,各县区也要选择成熟路段加快实施推进。要以第一“横”对接广州(知识城),形成辐射粤东北地区的沿江交通轴线;以第二“横”对接东莞(松山湖)、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形成辐射河源、汕尾的中部交通轴线;以第三“横”对接深圳(前海)、香港,形成辐射深汕特别合作区及粤东地区的东西交通轴线;以一“竖”连通中心城区与惠州湾,推动陆海呼应、江海联动,形成由沿江走向沿海的南北交通轴线。

借此,惠州将加快建设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与周边城市快联速通,促进大湾区核心城市与粤东北地区之间要素资源便捷高效流动。

为形成协同发展的优势,惠州还将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具体而言,要大力推动高铁、城轨、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打造若干个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枢纽。要加快推进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惠州段建设,抓好赣深高铁惠州北站、仲恺站及配套建设,启动广汕高铁惠城南站、莞惠城际北延线建设。

高速公路的建设今年也将密集推进。按照计划,今年将建成河惠莞高速惠州段、汕湛高速惠清段、惠河高速白石互通,加快建设韶惠高速惠龙段、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广惠高速长坑互通,启动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建设。

在“两港”方面,惠州今年将加快千万级干线机场规划建设,推进惠州机场飞行区改造,争取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并加强惠州港口资源统筹,完善“惠盐组合港”机制,强化深惠港口企业合作。

记者从惠州机场和惠州海事局获悉,2019年,惠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55.4万人次,同比增长36%。同年,惠州辖区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1.087亿吨,同比增长12.25%,这标志着惠州港由此正式跨入中国沿海大港行列。“两港”的吞吐量双双大增,为今后惠州海空运输“比翼齐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了大交通的骨架网,惠州还需要进一步织密城市路网。这意味着连接大动脉和各地的“血管”也需要打通。

就拿惠州高铁建设来说,广汕高铁在博罗县长宁镇设置了罗浮山站,未来惠州周边城市的游客来罗浮山将有更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然而,从广惠高速罗浮山出口到罗浮山站和罗浮山景区必经的“最后一公里”——广汕公路G324线西段却时常出现拥堵。

“交通拥堵限制了博罗西部片区的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市人大代表、长宁镇党委书记陈沛林指出,该路段目前双向四车道的承载能力已不能满足交通量发展的需要,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和平安罗浮山中医健康产业园等大项目的落地,群众交通的需求也必将持续增大。

陈沛林建议,应由市政府牵头,按照一级公路结合城市主干道的标准,拓宽为双向六车道,原有的水泥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时两侧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加快推进G324线博罗龙溪至福田段的升级改造。

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惠州要加快构建“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及五条联络线,实现市中心城区与县区、各县区之间快速通达。加快推进金龙大道、惠泽大道、三环路等道路快速化改造,完成江南大道、小金河大道、惠新大道等建设,实现市中心区15分钟上高速,并加快一批县区干道的建设。

通过这些措施,惠州将加快构建开放型“丰”字交通主框架,改变传统的封闭环状交通结构,全面融入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为大湾区发展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创造更大承载空间、提供更强支撑,奠定惠州未来开放发展大格局。

培育动力

引进、在谈的项目计划投资达到数千亿元

“丰”字代表“丰满”、寓意“丰收”。

在交通先行的基础上,惠州有了更大的雄心,高水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惠州正在推进世界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培育生命健康产业。

围绕打造一流的实力,惠州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拿出实招硬招,攻坚克难,引进、在谈的项目计划投资达到数千亿元。去年,254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6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

去年以来,太平岭核电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获省政府授牌正式运作,总部科研大楼动工;埃克森美孚乙烯项目成功纳入国家石化产业布局规划、中海壳牌三期乙烯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储备类项目……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项目是发展的主要抓手,没有项目就谈不上发展。只有不断引进和建设新项目,才能为加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撑。”1月7日,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报告简洁明了,再次展现“抓项目”的决心。

南海之滨,大亚湾区近年来捷报频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园区。去年5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榜单。在全国676家化工园区中,大亚湾区排名第一。

目前,大亚湾石化区炼油生产能力达到22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2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第一。基本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碳九等产业链。化工产品就地转化率71%,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85%。与此同时,中下游深加工集群、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在相邻的惠东县,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指挥部去年7月揭牌成立。这个被惠州寄予厚望的产业园,计划瞄准建设国内一流园区,将打造成为惠州“十年磨一剑”、发力新材料产业“蓝海”的主战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做精做深石化和能源中下游产业链,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在惠东新材料产业园落户,形成大亚湾石化区、惠东新材料产业园、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三足鼎立”,国企、外企、民企“三驾马车”同台竞技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随着惠州1号公路的建设,惠州将打通出海大动脉,向海而行更有底气。因为它连接起惠东白花新材料产业园、大亚湾石化区、稔平半岛等沿海园区平台,为惠州掘金“蓝色经济”打开无限的想象空间。

聚焦细分领域

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多个高端项目

慧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港动工建设;伯恩(淡水)生产基地、TCL电子智能显示终端项目一期等项目投产,4K电视产量占全国1/3以上……在“2+1”现代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表现”更为瞩目。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在广东省排名稳居第三。据统计,2018年惠州工业总产值为7555.93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3240.87亿元,占比约为43%。惠州制造的液晶电视机、车载导航等产品的产量、市场份额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拥有TCL、德赛、比亚迪、伯恩等龙头企业。

当前,全球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惠州积极地谋变、布局。去年,惠州围绕多个细分领域密集引进了一批高端项目,从质和量两个层面为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12月,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首批10宗项目在潼湖生态智慧区集中动工。这些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具备发展前景好、增长速度快、带动能力强等特点,都是行业领先的项目。

作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仲恺高新区提出,要打造成万亿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引擎。去年,仲恺高新区密集动工了一批产业项目,多集中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激光等新兴领域。

中京智能创新产业园项目将打造成为集设计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及服务、办公为一体的创新智慧产业园,它位于仲恺区357创新产业带的核心位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为12亿元。万盛兴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制造项目计划投资总额6.5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销售总额约15亿元。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莉兰介绍,仲恺2019年在建产业项目达69宗,创下2010年仲恺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年度在建工业项目新纪录。这些项目投资总额预计达477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产值达1913亿元。

据介绍,这69个产业项目主要涉及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新能源、LED、汽车电子、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激光、北斗、半导体等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8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仲恺高新区还在深圳举行了电子信息产业推介会,吸引了来自日本的9个企业路演,它们聚焦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领域。

除了仲恺高新区外,惠城、博罗、大亚湾等县区也动工了相当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并走出去洽谈、引进更多新项目,为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迈向更高端注入更多动力。

“医、药、养、游”一体化覆盖

打造各业态耦合共生的健康产业集群

“丰”字交通拉开城市格局后,惠州的发展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届时,惠州各组团将可以串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当2020年的钟声响起,位于博罗县长宁镇东南侧一处清场完毕的工地正在等待启动建设。即将在此平地而起的,是以当地一代名医葛洪命名的葛洪中医院,这是平安罗浮山中医健康产业园项目之一。

在惠州,中医药产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起步,当时,博罗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5家药厂的县,“一县五药厂”的名声响遍全国。为此,博罗的生命健康产业的规划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惠州生命健康产业建设的“主战场”,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去年10月正式发布。博罗提出,要建立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协同促进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着力搭建国际中医交流合作平台,力争生命健康产业规模2025年突破800亿元,2030年突破2000亿元。

博罗县委副书记、县长谢远区表示,博罗将通过实施“现代化健康农业提升工程、专业化医药园区建设工程、多元化健康服务引领工程、全方位科技创新赋能工程、优质产业生态圈打造工程、特色化区域品牌塑造工程”等“六大工程”,大力发展以南药为特色的健康农业、以医药制造为引领的健康制造业和以健康旅游为重点的健康服务业,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健康城”。

目前,博罗县已成功引进平安罗浮山中医健康产业园,华夏顺泽罗浮山生命科学城产业项目、国家岭南药用植物园、檀悦·象头山大朵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产业项目。在惠州24家药品生产企业的工厂车间里,591种中西药制剂正在生产。截至2019年底,惠州年产值上亿元的药企有5家,还有外地药企在此建立了3个生产车间。

当前,《惠州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加快编制,将成为惠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指引性文本。在大平台、大项目的助力下,一个“医、药、养、游”一体化覆盖、各业态耦合共生的高端健康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两会声音

惠州市政协委员李展煌:

加强惠州城市主要交通出入口规划

“丰”字交通主框架的横空出世,将给惠州的大交通建设带来巨变。在此次举行的政协第十二届惠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一批政协委员关注到大交通网络之下的诸多细节,并提交了有关提案。

惠州市政协委员李展煌等提交的《关于加快提升惠州城市主要交通出入口规划建设水平的建议》认为,目前惠州市区主要交通出入口大多位于城乡接合部和未建成区,普遍存在交通设施不完善、周边建筑杂乱、绿化品质不高、景观特色不足、乱搭乱建、环境卫生差,以及连接高速出入口的城市快速路网不完善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交通出行和城市形象,而且与惠州打造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相差甚远。

因此,他建议惠州市规划和住建部门加快城市出入口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形成完善的城市出入口景观风貌管控体系,推动这些区域高质量建设。并在具体的项目建设中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森林城市等城市名片,以及东坡文化、罗浮文化等文化名片。为此,他还建议形成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整合各部门解决难点问题。通过这些措施,为惠州打造高品质的城市门户。

惠州市政协委员张晓慧:

加快研发中药配方颗粒助推健康产业升级

如今,在各医疗机构的中药房,便携、免煎的中药配方颗粒正在取代中药饮片,为中医药产业带来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范围内至少有60家企业获得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格。

在惠州,罗浮山国药已获准进行中药配方颗粒试验研究,是省内目前批准的5家药企之一。此外,新峰药业及九惠制药中药颗粒制剂的年产能都超过6亿包。“惠州具有中药配方颗粒研制与开发的良好基础条件。”在惠州市政协委员、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晓慧看来,应加快推进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与开发,促使中医药产业由低端种植业、中药饮片加工业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

然而,在上述药企中,目前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中药配方颗粒的实际生产和销售阶段,中药配方颗粒研发机构匮乏,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张晓慧指出,在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方面,惠州缺乏产业规划,政策支持不明朗。

对此,张晓慧建议,惠州应加快制定中药配方颗粒研发生产的规划和管理办法,鼓励更多的药企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试点,对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先进企业予以扶持。另一方面,对于广沉香、金线莲等本土药材,要加快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道地药材,形成特色中药配方颗粒品牌。

■专家声音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

“丰”字交通激活惠州成为区域中心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认为,惠州和周边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它也有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有很好的海岸线和海洋经济基础。但一直以来,惠州的沿海片区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也没有发挥滨海的优势,而最大的瓶颈就是南北走向通往海洋的交通轴线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他认为,“丰”字交通格局的打造可以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之下的重要举措,可以将惠州的城市、产业和旅游业进一步引向海洋方向发展。同时,它也可以激活沿线大量土地资源。惠州应当交通先行,产业为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丰”字交通的规划建设将激活惠州的城市定位。它把大湾区和粤东粤北连接起来,以惠州为中心地带,既可以对接广深港等大湾区城市,又可以对接河源、汕尾等粤东粤北城市。通过这一规划,将体现惠州作为区域枢纽中心的优势,从而使惠州在区域格局中扮演一个非常突出的角色。

林江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和东莞等地开发强度比较高,惠州土地空间广阔,而且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不错。因此,在大湾区城市中惠州的综合优势较为明显,有土地承接深圳等地的产业转移和创新辐射,从而带动产业经济加快发展。

■观察眼

打通交通大动脉才能激活万亿产业大发展

先来看一组数据。近日,各地2019年的GDP估值陆续揭晓。按照估算,深圳市的生产总值预计超过2.6万亿元,增长7%左右;佛山的GDP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东莞也将逼近9000亿元大关。惠州2018年的GDP是4103亿元,预计2019年将增长4.8%。

与相邻的东莞相比,惠州2014年的GDP刚刚突破3000亿元,东莞为5881亿元。到2019年,东莞GDP是惠州的约两倍。可见,这些年惠州与东莞的差距日益扩大,与深圳和佛山相比就更不用说了。

事实上,惠州并非没有优势。它位于珠江东岸,是连接珠三角和粤东北的枢纽,具备海、陆、空、铁立体化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明显。它的面积约为珠三角的1/4,开发强度只有约9%,拥有山、海、湖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它还拥有扎实的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基础。

既然如此,为什么惠州没有迎来大发展大繁荣?原因有很多,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报告认为,制约惠州发展的瓶颈是交通问题。其实更准确地说,惠州的交通尚未更好地对接优质资源的集聚区。

罗格朗中国CEO Andrea Lamier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提到,该公司有些研发人员经常要从深圳来惠州开会,如果深惠两地有更便捷的高铁或城轨等交通方式,高端人才的往来会更加方便。惠州如能加快交通建设,尤其是加强与周边先进城市的交通对接,会吸引更多人才到惠州发展。

这番话可谓一语中的!目前,惠州有海、陆、空、铁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貌似非常齐全,但仍未与优质资源地区形成精准对接。而“丰”字交通主框架就是要通过大破大立的方式,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从而一举解决上述问题。

何以见得?“丰”字交通主框架包括陆海呼应、江海联动辐射粤北地区协同发展的南北轴线,深圳、香港通过惠州往东辐射深汕特别合作区协同发展的东西轴线,南沙、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通过惠州中部往东辐射河源、汕尾协同发展的中部轴线,广州通过惠州往东辐射河源、梅州地区协同发展的沿江轴线,以及界定城市发展边界的国道G324北上线。

当前,惠州正在发展“2+1”产业体系,要着重打造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从2018年的统计来看,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3240.87亿元,石化能源新材料产值2281.88亿元。可见,两个产业离万亿级相距甚远。

惠州缺乏创新资源,发展万亿级产业需要借助更多外部力量,而周边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和香港等城市都在相关领域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能够提供丰富的人才、资金、科技和产业资源。惠州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打通交通的“任督二脉”,形成内联外畅的交通体系,并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各类优质资源助推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正逢其时!

以“2+1”现代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是惠州艰难的一年。三星搬走了、化工品市场不景气、外贸进出口波动较大,产业转型升级未能破题……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增速下滑,风险挑战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这一年,也是惠州转型的一年。惠州牢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顶住压力、保持定力、增进动力,以更强的担当、更大的作为、更精准有效的举措,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交上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

这一年里,太平岭核电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紧锣密鼓地建设;伯恩(淡水)生产基地、TCL电子智能显示终端项目一期等项目投产,4K电视产量占全国1/3以上

……

以制造业立市的惠州,正在积极求变、谋篇布局,以“2+1”现代产业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惠州酝酿的这盘棋,既强调区域间宏观的产业布局,又强调微观上的产业链补链、强链,形成具有较强根植性和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塑造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势。未来,值得期待!

推动制造业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涉及一系列重大而深层次的调整。惠州应把握好新与旧的关系,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把握内与外的关系,努力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能力,牢牢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把握好危与机的关系,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剖析佛山、东莞等“兄弟城市”的发展,制造业呈现智能化、服务化趋势,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贡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等,这是重要的参考经验。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各地定位越来越明确、特色越来越鲜明,区域协同发展、互联互通日益增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站在时代风口,惠州应下好“先手棋”,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