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青年创新创业南沙汇线上直播活动开播。这是一场为粤港澳创新创业青年举办的特别的交流会。疫情下,三地创业青年在“云”端一同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为创新创业“萌新”指点迷津。
这场发布会也是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设背景下,为推动南沙与港澳在青年创新创业领域的规则衔接,进一步拓展粤港澳青年发展新空间的生动实践。疫情面前,大湾区各界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谱写了一曲全力抗疫的和谐乐章。在广州南沙,港澳同胞及企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南沙同样“投桃报李”,以最积极的态度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落实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南沙担当、湾区温度、全球同心,此刻共同绘出大湾区最美同心圆。
南沙担当:红棉盛开在疫情一线
从小对武汉樱花情有独钟的孔佩文没有想到,第一次来武汉是因为治病救人。
1995年出生的孔佩文,是南沙区大岗镇居民。大年三十晚上,她跟随广东省第一批医疗队抵达武汉。“看到患者朋友跟我们医疗队挥手说再见的时候,觉得所有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即使工作时防护服闷热,护目镜夹得脑袋又疼又麻,孔佩文说,对于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应该并且值得的。
从红棉盛放的广州,到抗疫的最前线——湖北,南沙儿女彰显着担当。
来自南沙区横沥镇的郭惠萍和李文英是两位85后姑娘,作为医护工作者,分别前往千里之外的武汉和荆州驰援。为了不让身边的亲友担心,郭惠萍将这个决定成为她和母亲之间的“小秘密”。直到3月4日,媒体刊登了她的驰援抗疫日记,大家才获知这位勇敢的姑娘已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了25天。
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扎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以南沙人的身份冲锋在疫情的各个战场。
为加强对境外来穗返穗人员的健康服务管理,继组建22名(军转)医疗专业技术干部支援防疫战斗一线的党员先锋队后,3月23日下午,南沙区委组织部再次集结18名机关党员干部,火速驰援防疫一线。
这种担当已经成为南沙人的基因。3月12日,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公司对口帮扶贵定蔬菜种植基地内,分拣阿姨及搬运人员正忙着将刚从地头采摘回来的新鲜白萝卜分拣打包装车,随后将它们捐赠到湖北武汉的抗疫前线。
“一根萝卜”连起三地情缘。南沙首批捐赠的70吨白萝卜总价值近12万元,这些萝卜由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公司从位于贵州省贵定县的对口帮扶蔬菜种植基地购买,3月13日送达武汉。萝卜给武汉街坊,收入给竹坪乡亲,粤黔两地人民携手抗击疫情,南沙抗击疫情和对口帮扶两不误。
湾区温度:携手港澳同胞抗疫
每天傍晚,南沙农业龙头企业广州东升农场有限公司总会有一两辆货车载着60多种、近20吨的新鲜蔬菜,在夜幕来临前向武汉驶去。第二天凌晨,这些新鲜蔬菜会到达武汉的大型商超。
东升农场董事长区景泰来自香港,当疫情发生后,他积极响应南沙区委区政府号召,紧急召回正休假的员工并高薪招聘临时工人,全力投入到蔬菜生产加工当中,在稳定粤港澳大湾区蔬菜需求的同时,加大武汉市场的供给量且供应价格平稳。
“我虽不是共产党员,但感恩内地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机遇。”区景泰告诉记者,即使在武汉封城、湖北疫情紧要关头,公司也从未考虑过停止供货。
南沙有所需,港澳同胞同样竭尽全力。疫情发生以来,南沙区各统战社团、港澳台侨热心人士积极响应南沙区委统战部倡议,充分发挥海内外资源优势,多方筹集善款、想方设法寻找购买渠道。
位于南沙区东涌镇的香港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越南紧急采购2万个医用外科口罩和部分手持体温测量仪,并于1月31日上午分别捐赠给南沙区卫健部门与东涌镇。归侨人士唐国寿积极发动会员筹集善款,在1月31日向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捐赠善款10万元。香港南沙联谊会、澳门南沙联谊会、广州南沙留学人员联谊会、澳洲澳华健康学会……各大协会、社会团体发动会员、海外华侨人士筹集善款购买医疗物资。爱心在涌动、情谊正传递。
投桃报李,共盼春归。作为港澳青年北上创业就业的第一站,南沙同样积极服务区内港澳企业。为全面助力港澳青创企业复工复产,南沙共青团(南沙区青联)推出了“1+1+N”行动计划,以“一个防疫暖心包”“一次路演活动”“N项复工复产政策”全方位支持和保障港澳青创企业复工复产。
为解决疫情期间企业的投融资问题,南沙区青联还积极联合区金融局为企业募集资金。广州润生细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项目就享受到了该项服务。两个部门联合为其寻找生物医药健康行业的投融资基金与天使投资人,进一步加快润生医药项目研发进程。
全球协作: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3月17日,南沙区内两家企业——广州市洛华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倍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向德国巴伐利亚州捐赠一批抗疫医疗物资。当地时间3月16日,巴伐利亚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南沙区立即动员区内爱心企业捐赠。此次捐赠物资包括向巴伐利亚州抗疫一线捐赠的医用外科口罩4000个(含儿童医用外科口罩1000个)、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35个,以及向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捐赠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500个。
胸怀无限,大爱无边。南沙的捐赠是对此前德国巴伐利亚州善举的温暖回应。2月25日,在国内抗疫关键时期,巴伐利亚州在自身亦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委托其中国代表处为南沙区筹措物资,向南沙区捐赠了一批医用口罩,支援南沙区一线抗疫工作。
此次疫情的携手互助是德国巴伐利亚州与广东省友好的延续。两地于2004年缔结友好州省关系。结好以来,双方交往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取得丰硕合作成果。巴伐利亚州于2014年在深圳设立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广东),广东省于2016年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市设立广东省驻欧洲经贸办事处,南沙区也于2019年在慕尼黑市设立了驻欧洲经贸办事处。
这并不是孤例。日前,南沙区委、区政府收到了来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高管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对南沙区近期捐赠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抗疫物资及支持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复工复产相关举措表示感谢。自疫情发生以来,南沙区和丰田汽车双方多次进行捐赠,体现了关键时刻双方守望相助的友好情谊。
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这是南沙的原则。自贸区是广东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今年南沙自贸片区将迎来挂牌5周年。这一次,南沙越开越大的开放之门,向世界敞开怀抱。
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为例,这里是国际航运枢纽的核心承载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目前港口国际航班每月约有280艘次、每日国际船员约有300人到港,国际交往频繁。既需确保生产作业不能停,保证国际贸易的货物往来顺畅,又要严防疫情从境外输入,南沙制定了相应的机制和工作措施,保障生产作业、防控疫情两不误。
南沙港区未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2020年1-2月南沙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3.3万标箱,保税物流进出口17.4亿元,汽车码头装卸量13.4万辆,国际中转集拼实现12.6万吨,货值1.39亿美元。
全球产业协作持续推进。近日,广州港南沙港区相继迎来了德翔海运泰国快线TRX、长荣海运东南亚航线CVT两条航线首航。在疫情期间,广州港集团各大码头维持全天24小时高效运作,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观察
在疫情中探索全球化
病毒无国界,疫情防控既要严防死守、联防联控,也要互帮互助、协同作战。自疫情暴发以来,一批批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跨越山海,奔向拯救生命的目的地;一个个动人故事、一个个动人画面在网络上传播。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共同的生态圈,风月同天、命运共同体是不争的事实。疫情突然来袭,让人们强烈感受到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只有增强共同体意识,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中国国内供应链和产业链已经与全球价值链深度融合。自2006年第一条生产线在南沙投产以来,广汽丰田在南沙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第三生产线正式投产,单位产值提升41%,享有“丰田全球最先进工厂”的美誉。这属于全球化的结果。
在疫情中,南沙区从防护物资、供应商复产等方面全力支持和帮助广汽丰田全面复工复产。来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高管的一封真挚的感谢信就是双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友好互助的见证,截至目前,广汽丰田101名日本籍员工已经悉数返岗。
粤港澳大湾区是应对本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最为迅速、最为有效的区域之一,出台了一系列密集的防控措施,在防控合作中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成效。南沙在疫情防控中加强与港澳的规则对接、技术对接、信息共享,也是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应有之义。
南方日报记者柳时强 宾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