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月6日讯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彻底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为了防控疫情,深圳人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月6日,农历正月十三,深圳新闻网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全市各区,用镜头记录疫情下“深圳人的午餐”,展示不同背景、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深圳人在战疫路上的特殊故事。
社康中心医生:到一线去工作是我的责任
姓名:陈永锐
职业:宝安区福永街道兴围社康中心全科医生
陈永锐医生蹲在绿化带旁草草解决了午餐。
疫情当前,一线医务工作者被称为“最美逆行者”。陈永锐就是“逆行者”中的一员。作为全科医生,陈永锐被挑选为医疗组组长,成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一线医护人员,他和他的团队用无私无畏的坚守和奉献与疫情鏖战,为这个不寻常的春节撑起了一片晴空。
1月25日大年初一那天,陈永锐还在肇庆与父母一起过春节,接到福永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后,他立刻就决定返回深圳。由于担心父母不肯放行,他没有跟父母打招呼,偷偷买了车票直接离开老家。“患者需要我时,到一线去工作是我的责任。”陈永锐说。从1月26日起,陈永锐及他的团队天天工作在隔离医学观察点,陆续收治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的医学观察者,留观--解除--新收,循环往复……一连数日,每天只睡3-5小时,不能回家,见不到亲人,虽然很累,很想念家人,有时忙起来只能在酒店的绿化道旁随便吃个快餐,但他们仍坚守着责任和使命,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他说:“选择医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承担一份特殊的责任,在疫情面前,我们责无旁贷。”
隔离医学观察点值守医生主要负责隔离者的医学观察、记录体温等症状和体征,发现有发热、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者,立即上报上级医疗部门,以便进行病毒病原学监测。每一天,陈永锐都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带着护目镜为病人检查体征。为了减少防护服的消耗,进留观房间前,陈永锐总是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护目镜上起雾视野模糊,水雾凝结成水珠沿着脸颊流下,陈永锐也无暇擦一擦。
除了照顾每位隔离者的身体状况,陈永锐和他的团队还要同时做好隔离者的各种健康咨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给每位隔离者都留下了电话号码,方便他们随时和我们联系。”陈永锐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福永街道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对部分无法开展居家医学观察的人员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该街道率先在全区建立了2个集中隔离观察点,从1月26日启用,可接收403人(间房)。(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曾舒琪通讯员叶佐提)
防疫检测点医生:能吃上盒饭就不错了
姓名:晏美
职业:盐田区妇幼保健院B超室医生
晏医生在临时休息室内吃盒饭。
6日中午12点,已经在盐田区盐排高速防疫检测点工作了4个小时的晏医生,接过搭档交警带过来的外卖盒饭,拿到临时搭建的休息棚中,洗完手摘下口罩准备用餐。晏医生一边吃饭一边向记者说:“现在不错了,有休息棚、还能吃上盒饭,初四值班那会我们吃的方便面,找点热水都不容易。”由于晏医生的丈夫也是一名医生,疫情突发,夫妻俩都必须在岗在位。为了照顾家中年幼的两个孩子,晏医生只能让已经回江西老家的父母大年初二就坐车回来。虽说折腾,好在老人非常理解儿女的职业,从未有过一丝怨言。(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郑创彬)
环卫工作人员:为防控工作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姓名:黄学志
职业:沙头角、海山街道环卫队队长
黄学志的午餐十分清淡
胡萝卜丁炒玉米,再加一碟土豆丝下饭,这就是黄学志的午餐。黄学志说,他有几年没回老家了,本来计划春节回去过年,顺便带老伴看病,没想到疫情越来越严重,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疫情发生以来,除了日常工作,他还要负责为值班同事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的任务。从早上7点半到12点半,下午1点半到5点半,他每天在沙头角7个垃圾转运站、18个公厕来回奔走,给同事配送口罩及消毒用品,检查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期,我们也希望为防控工作贡献出来自环卫清洁行业的一份力量。”黄学志说。(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邓雪婷)
福海街道义工:相比一线医护人员我们做的不算什么
姓名:郑本秀
职业:福海街道义工
午休时间,郑本秀和同事一起用餐
“我们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为这次疫情防控做点我们能做的事情,相比那些在一线战疫的医护人员,我们做的不算什么。”目前正在深圳某防护用品生产厂家帮工的福海义工郑本秀笑着说到。
据了解,因春节假期人手缺乏,该防护用品生产厂家生产出现了滞后问题,为保障防护用品正常供应,福海街道义工联便发动志愿者进行支援。得知这个消息的郑本秀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
从2月1日开始,郑本秀每天早上8点钟就会来到工厂,为前来咨询应聘的人测体温、消毒并登记信息。每天前来应聘的人数量不一,但郑本秀还是会每天坚持帮忙招工到下午5点半,郑本秀说:“有时候十几二十个人,有时候就几个人,现在临时工都招满了,就开始招正式工了。”
临近12点的时候,有一辆送餐车开进了工厂,“这是街道给我们送的午餐,员工和我们义工每天的午餐都是他们负责配送的。”郑本秀告诉记者。
中午12点,郑本秀领到了自己的午餐,“今天的是鸡肉。”一菜一汤一碗米饭,简单的午餐,郑本秀和她的伙伴们却吃得十分得满足开心,郑本秀说:“现在有桌子了,吃饭就方便多了,刚来的时候,大家都是蹲坐在墙边端着饭盒吃的。”
午饭吃罢,郑本秀重新戴上了口罩,给双手进行了一次消毒,便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舒芳莉)
应急指挥部工作人员:希望能早日回到不用戴口罩的日子
姓名:陈冠艾
职业:坪山街道公务员
陈冠艾一个人带着饭盒回办公室吃饭
疫情爆发后,陈冠艾早早取消了春节假期,连日在坪山街道应急指挥部忙于疫情防治处置工作。已经四天没回家的他,十分想念家的味道。
陈冠艾告诉记者,在疫情之前,中午用餐都是在食堂,自己想吃什么菜可以自己挑,现在疫情防控下,都是自己拿饭盒到食堂打包,再带回个人的办公桌上吃。提起和以前用餐的区别,他表示,以往吃饭和同事坐一起还能聊聊天,现在每个人单独吃饭,办公时也很少交流,身心确实有些压力。
“吃完后洗碗的时候,看到大家都在洗碗,竟然有种家的感觉。”陈冠艾打趣道,“经历过现在这种状态,要是能回到以前那种不戴口罩的时候,会非常幸福。”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邱嘉熙)
高铁站工作人员:疫情总要过去,曙光终将到来
姓名:罗俊婧
职业:深圳北站工作人员
罗俊靖的同事一个人在食堂吃午餐
疫情发生之前,由于工作时间大家都分散在各个岗位,没有时间交流,所以午饭时罗俊婧和其他同事都会围坐在食堂的餐桌上一同用餐,开开玩笑,聊一聊岗位上发生的故事,或是讨论一下当下的热点新闻。
如今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大家都是打了饭后匆匆从食堂离去,回到自己的岗位和办公室,不再聚堆吃饭。“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疏远了大家的距离,但并未疏远我们的心,”罗俊婧说,“我们知道疫情总要过去,曙光终将到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共担风雨,等待那一天的到来,深圳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郑瑞欣)
小区保安:一起加油吧!
姓名:廖师傅
职业:龙岗区锦绣东方保安
廖师傅向记者比出“加油”的手势
“吃饭没有?还没吃啊”“稍等下,要先测下体温”……2月6日,龙岗区禾田路锦绣东方A区的保安廖师傅在岗位上忙着给出入的居民检测体温。廖师傅今年54岁,老家在广东惠州,平常就住在附近小区,在保安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3年。
与以往不一样的是,这些天,他身上多了好几样装备:护目镜、口罩、手套,还有一件醒目的蓝色连体防护服。值班桌上还摆放着一瓶消毒液。“有些是单位配的,口罩和衣服是我自己买的,特殊时期嘛,安全一点。”廖师傅说道。受疫情影响,他需要给进出的每位居民测量体温,把好小区防疫的第一道关卡。
中午12时许,午饭时间到了。廖师傅从小房角落里的电饭煲中取出了一个饭盒。随后他脱下手套,摘掉护目镜和口罩,打开了饭盒盖,白色热气中,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面而来。“这是我自己家里做的腊肉,当然香啦!”受工作条件所限,中午无法炒菜,廖师傅只能做一些蒸煮食物,但是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来自家乡还是自己做的美食,廖师傅还是十分满足。
廖师傅说,疫情期间小区居民出门的少了,大多数都是一家子派一个人下楼买菜,自己工作量也还好。自己中午在岗位上吃,早晚在家吃,工作生活都比较正常。“在一线工作的那些人很辛苦,你们也很辛苦啊!”对着镜头,廖师傅还笑着伸出手指,作了个独创的“加油”姿势。(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李云云)
高速口执勤交警:在警车旁解决了午餐
姓名:苏廷源
职业:深圳市公安局深汕特别合作区分局交警大队交警
苏廷源在鲘门高速口防疫检查站执勤,对进入深汕合作区的车辆及人员进行逐一排查。排查途中,苏廷源抽空在警车旁迅速解决了自己的午餐。(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罗瑜)
企业员工:疫情过去后要带女朋友回家看父母
姓名:王先生
职业:南山科技园某企业产品设计师
王先生今天的午餐十分丰富
同在南山科技园从事产品设计的王先生今天的午餐非常丰盛,他前一天通过手机下单,买到了很多新鲜蔬菜和火锅配料,中午便煮起了火锅。“为了中午能好好陪女朋友吃个火锅,我早早就起床把工作全部做好、设计图也在上午十一点就传给了部门经理。”王先生表示,因为答应了女朋友春节出门旅游,今年便没有回老家过年。疫情发生后,他取消了筹备多时的外出游玩计划,和女朋友窝在家里一起追追剧过小日子。2月4日开始在家办公后,王先生就又开始忙了起来,但也更有精神了。他表示,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可以尽快带女朋友回安徽老家看看父母。(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王志明)
南山区医疗器械公司:员工统一配餐
统一配餐,各自用饭
为生产防控疫情必需品,深圳市乐普知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已经提前复工。原本公司全体员工统一在食堂就餐,现在为防控疫情,全部改成盒饭配送,员工们在会议室办公桌上就餐。(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王志明)
罗湖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分批用餐
医护人员分批吃饭
2020年2月6日,正在用午餐的罗湖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医护人员由以往的到食堂吃饭,改为现在将饭统一领回到办公区,大家到办公室分餐吃。为避免集中用餐,改为分批轮流吃饭。(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彭桂红)
大鹏新区坝光收费站:公安民警短暂的午饭时间
大鹏公安分局机训大队的队员们在帐篷内用午餐
在大鹏新区坝光收费站检疫检查卡点,大鹏公安分局机训大队的队员们迎来了短暂的午饭时间。以往队员们午饭都在食堂解决,但自疫情发生以来,队员们主动压缩午饭时间,把食堂搬到执勤点的帐篷中,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抗疫的最前沿。“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疫情的防控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李小辉)
一线记者:准时的温馨提示让记者感受温暖
一线记者的午饭
“您好,你可以过来拿饭了。”连日工作在采访一线的记者,每天中午12:15分都能准时收到这样温馨的提示。这是单位食堂为记者安排的午餐配饭,在指定时间去食堂领取后,再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吃完。
疫情发生前,记者的中午饭总是很随机也很随意,经常到饥肠辘辘的时候才想起来已经错过了饭点。在齐心抗击疫情的时候,食堂为记者准备的这一份盒饭,也让记者感受到了一份温暖,但还是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让生活重回正轨!(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古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