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深圳新闻 > 图片深圳 > 

深圳成了我们的家!来自粤东西北的特区同龄人在深圳的逐梦路

2020-07-09 08:55来源:晶报

叶小云上学时期的班级活动合照。(受访者供图)

追随父母的脚步 她从此扎根于深圳

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深南大道上,一共只有11层的上海宾馆远看并不起眼,但它却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享有“深圳坐标原点”之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初期,上海宾馆旁边曾竖着一块大牌子:“进入市区”。以东为市区,以西为郊区。那个时候流行一句话,“当你在深圳迷路的时候,就找一辆公交车坐到上海宾馆,在那里,总有一路车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 许多来深圳闯荡的外地人,都曾从这个“坐标原点”出发。

6岁的叶小云对深圳的印象也从这个“坐标原点”开始。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宾馆对面,有一座“袖珍村”——面田而建,故名田面,是福田区15个原住民村中,面积最小,原村民人数最少的。当时,叶小云的父母就在田面村租下一栋两层的楼,一楼作为厂房,二楼出租房间,将叶小云四兄妹从家乡河源接到了深圳一起生活。

“我爸妈从摆地摊开始,修过钟表,当过中介……”在深圳,叶小云的父母用勤劳的双手努力为儿女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年幼的孩子也在懵懂中体谅着父母的辛苦,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支持着父母。叶小云还记得,1998年左右,深圳经济市场越发活跃,大街小巷开起大大小小的店铺、商场,都需要安装卷闸门、不锈钢门、电动门窗等。父亲开在一楼的厂房就是承接这个生意的,因此攒了不少钱。同时,这栋楼也被父亲物尽其用,他们一家人住在最大的一间套间,套间有4个房间,父母住一间,孩子两两一间,还要把剩下的一间租出去。父母还在这栋楼后方的空地搭建起多个小小的单间铁皮屋,没有厨房,共用厕所,租给当时收入不高的打工人群,上海宾馆的不少清洁工就租在这里。那时,上小学的叶小云常常会帮父母到村里贴招租广告,有人打了家里的电话,她就拿着钥匙带人去看房。

1998年10月1日,田面旧村改造打下第一根基桩,成为特区内首个实施城中村成片自行改造的成功典范。叶小云一家也因此搬离了这里,父母用这些年奋斗攒下的积蓄在南山买了一套房。

叶小云记得,刚刚搬去南山的时候,那边的路两旁都是工地,每天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很快,城市的繁华一路向西,上海宾馆以西的福田、南山很快就相继发展起来了。尤其是当她到湛江读大学后,每次放假回家,更加感叹深圳一年一变。她常常和朋友约在华强北,那时,万佳百货华强北店成为大家最喜欢去的地方。

1994年7月17日,万佳百货华强北店开业,当天营业额曾创下深圳零售业最高纪录,达24万元。慢慢地,万佳百货周边聚集起了经营服装、餐饮、电器的店铺。1998年深圳市政府及时把握契机,将原来生产通讯、电子、电器的老工业区华强北商业街进行改造,华强北一举从工业区和电子元器件一条路变成了商业一条街。

“我看着街上的人都行色匆匆,快马加鞭,好像都有着重要的事业要奋斗。”站在华强北的街头,叶小云坚定了大学毕业要回深圳打拼的念头。2012年,毕业后的叶小云果然回到父辈逐梦的这片热土,就此扎根。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郑晓鹏]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