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评论员 梦马
2020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近日在清华大学顺利落下帷幕。深圳中学有3支队伍从全球92支总决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创下深圳中学历史最佳成绩。深圳中学学生黄飞扬更是从所有单项金奖获得者中脱颖而出,荣获最高奖——科学金奖。
黄飞扬是深圳近年来涌现的基础研究尖子之一。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位居榜首的中国学生曹原,也同样是从深圳走出来的。今年5月,曹原分别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上连发2篇论文,再次引起了轰动。
在“天才少年”陆续出现的背后,是深圳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大举措。2018年,深圳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23条举措,为深圳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2019年,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要求实施重大基础研究专项,扩大科研自主权,建立融合型科研组织体系,实现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协同突破。到了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双重考验下,深圳依然坚持推进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面向电子信息、生物和生态环境、材料能源、智能装备等四大应用领域,开展2021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备选项目征集工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科学研究建设领域的真实写照。基础研究需要“板凳坐得十年冷”,作为服务科技界、服务企业家的政府,需要给科研人才备好“暖板凳”。深圳用暖心的举措,帮助基础科学研究这片疆土生根发芽,逐步完善科研组织体系,不但助力资深科学家们埋头探索,更为各个年龄段的科研新秀提供保障和支持,让这个冷寂的板凳坐得稳当,保障科研人才可以心无旁骛搞研究。
目前,深圳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出色的创新基地之一。有资料表明,至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居全球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8万件,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7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15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深圳的创新大部分是加持型创新和应用型创新,而不是基础型的科研创新。目前,深圳正在强化基础科研的布局,各类创新实验室、基础研究机构、国内外名校不断增多。随着黄飞扬、曹原们的出现,以及深圳在相关领域研究的突破,预示着深圳正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小荷已露尖尖角”。在多项政策的支持和日益完善的科研组织体系保障下,深圳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景愈发值得期待。
相关报道:
从“科技荒漠”到“创新绿洲”!深圳专利年申请量实现1.64万倍跨越式增长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