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观察 第413期|​“韦神”火了背后的冷思考
2021-06-02 18:00
来源: 深圳新闻网

深网观察 第413期|​“韦神”火了背后的冷思考

人工智能朗读:

深网评论员 钟旭辉

最近,北大助教韦东奕火了。在一个校园采访中,他手提馒头,怀抱一个大矿泉水瓶,迷离的眼神和蓬乱的头发,用漫不经心的语气说出保送北大和已是北大老师,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随后,不少网友在网上晒出了他的履历和生活经历,并称之为“北大扫地僧”。

韦东奕在数学上的实力毋庸置疑。高中时期便已崭露头角,获得了数学联赛山东省第一,参加第49届和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保送北大后,8年时间便完成了本硕博的课程,期间,更是斩获了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等多个奖项,成为数院乃至北大的传说。

然而,韦东奕真正爆火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藏匿在“北大扫地僧”的称号之中。“扫地僧”是武侠小说中技艺高超却深藏不露的代名词,“一瓢饮,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是对于“扫地僧”的真实写照。反观韦东奕,出身普通、高智商、生活简朴、不注重形象、对数学痴迷……这一系列特质,与网友集体想象中的“数学天才”形象不谋而合。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数学天才韦东奕”随着网友的讨论发帖而逐渐羽翼丰满,此时,对人物本身的关注热情已然褪去大半,只剩下窥探与猎奇,穿着、长相、谈吐、举止等等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是流量的必争之地,也是韦东奕真正“出圈”的原因。

这是一个互联网“造神”的时代。一分钟一更新的微博热搜、永远刷不完的短视频,信息更新的速度与内容的广度,为“造神”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空间,而造出来的“神”,往往是片面而“易碎”的。说其片面,是因为对于身处互联网旋涡中心的人而言,展现出来言行举止被无限“放大”,背后的故事,却不为人知,正如人人称韦东奕为“天才”,背后的努力却无人知晓;而“易碎”来自于过高的期待和完美的想象,正如丁真抽烟翻车、六小龄童从“老艺术家”到被嘲讽为“复读机”。

别让科研人员为“杂音”所扰。诚然,在科研人员受到社会关注同时,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科普的效果,甚至能推动科研进程和促进学术交流。但在现实中,相比高深枯燥的学术,长相、家庭、生活这些八卦,却更为人所关注。过高的赞扬和过分的贬低,也都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比如有网友大喊“韦神”,也有网友对韦东奕品头论足,冠上北大“最丑”标签。这些网络“杂音”,引导着大众的关注点,甚至可能叨扰潜心学术的科研人员,对于国家的科研进步有害而无利。

对科研人员,我们可以去学习与崇拜,但请保持一定的安静与舒适,这样,才能够营造能够让他们潜心做研究、“十年磨一剑”的科研氛围。


相关报道:

手提馒头矿泉水的他,早在数学界“封神”

深圳首批“特聘岗位”出炉,来自这7所高校与科研院所


往期内容:

深网观察 第412期|小朋友们值得这样一份节日礼物

深网观察 第411期|“龙舟水”虽解渴但更需防范

深网观察 第410期|断了一个点 便民设施就不够“便民”


[编辑: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