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创新依托文化和资本 资本助力惠州深度融湾
2021-06-07 17:07
来源: 深圳新闻网

宋志平:创新依托文化和资本 资本助力惠州深度融湾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 ·深圳新闻网2021年6月7日讯(记者 吴艳)近日,由深圳市中小企业产业创新协会、天安数码城集团联合主办的“双区驱动·深度融湾”2021首届湾区科技产业创新(惠州)金山湖峰会在惠州市惠城区康帝国际酒店顺利举行。现场包含政府部门领导、上市公司董事长、大湾区各行业领域龙头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专业听众等超500余人一同出席本届峰会。其中,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在本次会议上做了题为“创新的逻辑”的精彩分享,并在会后接受了深圳新闻网的专访。

理清创新的逻辑,科学和技术是创新的基础

宋志平会长在《创新的逻辑 》的演讲中,深度解读了科技与创新的逻辑关系,“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创新是一种产品。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又是创新的基础,但技术只有它成为产品的时候才能够成为创新的一部分,并不能说科学和技术本身就是企业的创新。创新指的是把一种从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面对企业寻求创新的迷茫,宋会长首先肯定了“创新是企业寻找机遇的过程”,同时他也讲到,“创新要有效益、有目的,科学、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很多的探索,可以有一些失败,但企业创新有一个硬约束的边界,那就是效益。”所以企业家们在追求企业创新中要认真进行研究,规避风险。

在创新模式方面,宋会长归纳了五种创新模式。“一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原始和独立的创新。像中国建材现在做的碳纤维,经过12年的时间现在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完全独立自主做出来;二是集成创新。有互相借鉴的,也有自主的,把各种创新要素集成在一起。例如惠州有TCL,做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就是集成创新的产业;三是持续性创新。大多数企业都要持续创新,现在中国的水泥每年产量是24亿吨,占全球的60%,水泥是一个好东西,没有它我们港珠澳大桥就没法修建,作为一种特殊的建设材料,这么多年来生产水平依然不断提高;四是颠覆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就是完全用新技术颠覆掉传统技术。正在颠覆的就是电动车,电动车必然颠覆汽油车,欧洲现在下了决心,也选择电动车。所以现在汽油车厂家不敢掉以轻心,要做到汽油车的持续创新,因为汽油车还占大部分比例,同时他们又全力以赴都来做电动车,有的汽车厂还在做新燃料汽车。所以我们经常进入两难,既要做持续性创新,又要做颠覆性创新。如果不重视颠覆性创新就可能被颠覆;五是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不见得有太多技术,淘宝网只是互联网的应用,它把互联网、商家、第三方物流组合在了一起,就形成了创新。”

双区驱动、融入湾区,最重要的是资本融入湾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年。就在前不久,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这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都市圈背景下,惠州主动对接深圳的又一大动作,也是以惠州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的首个专门聚焦深圳都市圈的方案文件。

在这个发展背景下,宋会长强调,“创新主要依靠是文化和资本”,而这两点在深圳这座城市,有着非常好的基础。“深圳人讲我们的土特产就是企业家,其实说的就是创新精神,这也正是大湾区真正活力和动力所在。中国的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个城市,因为他们的资本和市场高度融合。我们要特别重视资本市场,对惠州来讲,双区驱动、融入湾区,最重要的是一方面技术要融入湾区,创新融入湾区,产业融入湾区,但最重要的还是资本融入湾区。要从香港资本市场、从深圳资本市场引用大量的资本进入惠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专访中,当记者问到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时,宋会长表示,“首先企业要清楚自己的战略,把创新融入到公司发展战略里;第二点要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比如到底你是自主创新,还是集成创新,还是持续创新或是颠覆性创新,选择一个合适的创新模式非常重要;第三是要有一个能够动员这些技术的人员,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机制,建立企业的效益和技术骨干利益之间正相关的关系。”

[编辑:田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