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比特币大涨大跌,过山车般的行情让币圈心惊肉跳。今天我们不是提醒投资的高风险,而是警惕比特币的高能耗。
比特币虽是虚拟物品,却实实在在耗能。获取它需要根据算法通过计算机持续不断运算去获取,耗时耗力,这个过程俗称“挖矿”。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比特币身价不菲,“挖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有专业化的“矿机”、规模化的“矿场”、职业化的“矿主”。“矿机”“矿场”“矿主”越来越多,需要的算力越来越大,耗电量呈现爆炸式增长。
“挖矿”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剑桥大学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比特币“挖矿”的年耗电量已经超过瑞典全国的年耗电量,也超过三峡水电站去年的总发电量,“挖矿”业就是“电老虎”。
“挖矿”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据了解,去年“挖矿”产生了6900万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1%,20年内“挖矿”或将全球气温推高2℃。“挖矿”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成为比特币难以摆脱的“原罪”。
全球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规模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之下比特币“挖矿”的高能耗,成为无法绕过的显性问题。中国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明确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这既有防控金融风险的要求,也是绿色发展的实际行动。果不其然,内蒙古、云南、青海、新疆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打击“挖矿”行为。
监管“起风”,矿圈“降温”。这给那些高能耗行业是个提醒,高质量的发展,美好生活的实现,一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比特币给环保挖的“坑”要填上,同样,所有给环保挖的“坑”都要填平。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